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刘学保调研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7月14号,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刘学保到文庙、禹王庙、颜子庙调研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崔媛,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涛陪同调研。
刘学保对我县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历史文化古迹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标识,体现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好历史文化古迹,可以延续我县厚重的历史文化,成为人们留住城市记忆、守护心灵家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创优文物保护环境,加强文物执法队伍建设,加快历史文化古迹修复,推动了全县文物保护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着眼长远抓好规划编制,搞好历史文化的收集、整理和挖掘,做好历史古迹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利用工作,发挥历史文化古迹的教育、旅游等综合价值。
刘学保来到文庙,仔细查看文物古迹保护现状,听取相关工作汇报。文庙最初是用以祭祀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是承载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县传统文化的展示中心、传播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刘学保指出,一座城市要有历史纵深感,用文化塑造城市灵魂,涵养城市气质。要结合规划建设文庙历史文化街区,进一步完善文庙保护和开发规划,加快恢复文庙的原有面貌,使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庙形成相互补充的整体区域,进一步展示县城的历史文化底蕴,改变老城区面貌,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在禹王庙,刘学保详细了解了禹王庙的抢救性修缮情况。禹王庙是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在明代修建而成,大禹坚韧不拔,勇于开拓,自古以来,被世人尊为勤劳勇敢的楷模、无私奉献的楷模、不怕艰难险阻的楷模,并神化为保护神。修缮后的禹王庙更加古朴典雅,尤其是禹王台,俯瞰四周,恢弘大气。刘学保要求,要在做好禹王庙内部修缮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外部基础设施修建完善工作,切实凸显文化品位,传承好、弘扬好大禹精神,使禹王庙发挥出应有的历史价值。
刘学保仔细察看了颜子庙修缮现场,他指出,颜子庙是为纪念复圣颜回而修建,颜子庙大殿作为真正的元代建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要从对文物古建筑高度负责、严谨审慎的角度出发,克服当前高温和降雨影响,严谨细致、科学规范的推进修缮工程,最大程度的保持古建筑的完整和原始状态,切实保护好颜子庙大殿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刘学保强调,文庙、禹王庙、颜子庙是体现我县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开发,重视引进专业人才,按照“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高起点、高质量修缮,切实尊重历史文化、还原历史原貌。要立足我县历史古迹的独特优势,整合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性地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文化传统,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围绕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全方位地谋划好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宁阳旅游特色品牌,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