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智能机器人走进车间——宁阳县以“智能制造”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2017-07-22 来源: 大众日报
![]() |
关键词:产业智慧化 |
![]() |
□姜言明 报道 山东能源集团塔高公司智能焊接机器人生产车间。 |
□本报记者 姜言明 刘涛
本报通讯员 桑蕊 张智勇
今年以来,宁阳县加快工业领域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以培强企业为重点、以调优结构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创优服务为保障,使传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日益壮大。
传统支柱产业智能化升级
络筒机取纱、机器人卸纱、智能化纺纱、自动贴标、自动出库……近日,在山东华兴集团智能化纺纱生产线记者看到,整个流程几乎无人工直接参与,“云指挥”中心实现了对每个工序和作业点的可视化监控,将实时数据传递集成和分析,达到了“熄灯生产、织造不断头”的状态,废料减少90%,用工量减少80%。
“订单进入系统会自动计算完成时间,一个零件该不该换也能自动识别,纱线如果有断头会自动报警。”华兴集团总工潘广周说,今后公司将通过这个集成性信息化IT系统建成上联“供给侧”新疆500万亩优质棉基地、下延“市场端”500万纱锭高档智能纺的产业生态圈,该项目获得了2016年中国“纺织之光”一等奖。
“旧动能”智能化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凤凰涅槃”。山东明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传统水泥企业转型而来,专业生产新型幕墙材料,通过引进意大利雷诺数控冲床、美国兰氏漆枪等国际先进自动化设备智能化改造,如今企业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先后为海信电视提供大电视屏幕板、为青岛硅谷大厦提供整体外墙装饰铝单板等,对环保节能建材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加快工业领域新旧动能转换,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旧动能焕发生机。”宁阳县政府副县长于师义说,现在旧动能在不断弱化,但退出步伐仍显缓慢,宁阳县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统领,对煤炭、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再造。年内该县将重点抓好总投资162亿元的48个技改项目建设,带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
新兴智慧型企业快速成长
在山东能源集团塔高公司智能焊接生产车间,50台智能机器人一溜儿排开,正有条不紊地按照程序对液压支架底座进行焊接,50台机器人抵得上300名高级焊工的工作量。“车间新上了智能化系统,提升的不仅是焊接能力,还有焊接质量,今后要让更多智能机器人走进车间,成为我们的‘同事’。”董事长袁晓波说,公司从“制造”迈向“智造”,增强了我国煤机装备在国际高端煤机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等国家建立合作,成功建成6个中外合资公司。
除了传统产业“浴火重生”,宁阳县改变以往靠煤炭、化学制品等传统产业“唱主角”的状况,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今年重点抓好了海斯摩尔医卫用生物质新材料、达沃斯环保设备制造、凌云“智慧物流”等项目建设,推进企业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让智慧型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们以虾蟹壳作原料自主研发了壳聚糖纤维,实现了高速在线添加高分子材料和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生产。”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广敏说,海斯摩尔医卫用生物质新材料项目是今年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采用“新材料+智能制造+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商业模式运作,生产高端功能性医卫用品,技术水平实现国际领先。
聚焦动能转换“主载体”,宁阳县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成立了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领导小组和“宁阳县工业联盟”,将企业培育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深入实施骨干企业培育“2358”工程。在财政支持方面,宁阳县探索“财政+基金+金融”模式,于今年5月份成立了10亿元规模的县域产业直投基金,做强山东智基控股集团公司5亿元规模的政府股权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股权并购等方式,对海斯摩尔增资扩股5000万元、天和科技参股1000万元,为超威新能源动力电池等3个项目申报扶持资金共计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