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921766660838x/2017-0775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砂管局 | 组配分类 | 水利信息 |
【河湖保护情况】宁阳县河湖保护及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0-10-26 12:01
浏览次数:
宁阳县地处黄河、淮河流域,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境内共有河道(干渠)26条,其中大型河道1条、中小河道23条、引汶干渠2条;县域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条,50—100平方公里的有5条, 50平方公里以下的有15条;属于黄河流域河道有10条,淮河流域有16条;河道内共建水库98座。省、市部署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体系
(一)建立河长组织体系。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我县全面建立了以区域与流域相结合,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对全县范围内24条河道、2条干渠及其上所建水库,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体系。在县级层面,明确了8位县级领导担任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河长;河流所经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河长”;所经村委会支部书记担任“村河长”,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全县设县级河长8名、乡镇级河长76名、村级河长392名。同时,设立了县、乡 “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了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负责全县“河长制”日常工作。
(二)出台工作实施方案。去年12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意见》后,我县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读文件精神,今年1月份,印发了县水利系统内部《河长制工作方案》,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两个调研组,分别到14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开展调研。3月份,将县内24条河流、2条干渠及98座水库的河湖名录及基本情况整理成册,为推进河长制打下了良好基础。《山东省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出台后,结合我县河道实际,对我县河长设置、河长办公室设置及县级工作方案进行系统研究,4月28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宁阳县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将我县26条河道(干渠)全部纳入到各级河长制管理体系,明确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湖执法监管等河长制工作六大任务,落实了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确立了县河长制办公室人员组成及32个成员单位,对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细化分解,设定了阶段目标,明确了工作进度,进一步推动了责任落实。5月份,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也相继出台了《全面实行河长制实施方案》。
(三)制定工作制度办法。省、市《河长制工作制度及考核办法》出台后,我县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制定了我县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验收办法、部门联动工作制度、督查督办制度、会议制度、河长巡河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河长制办公室工作规则、联系部门工作规则等9项制度办法,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9月20日,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印发实施,形成了联席会议、督导考核、部门联动三大机制,确立了由“河长”牵头召集“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河湖保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河流保护管理工作沟通与协调的河湖管理新体制。10月份,各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情况,也相继出台了各自工作制度办法。
二、细化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工作
(一)坚持高位推进,全面开展“清河行动”。“清河行动”是省、市为治理破坏河湖水域岸线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各类违法行为的重大部署,是推动河长制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的开展。今年8月,县政府出台了《“清河行动”实施方案》,县河长办印发了《宁阳县2017年“清河行动”任务清单》,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各方面的工作。9月12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在会议上,县总河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同志对“清河行动”作了重要部署,并与各乡镇签订了《“清河行动”工作责任书》。为了全面推动“清河行动”,县河长办成立了督导组,分赴各乡镇对“清河行动”进行全面督导,并对进展情况及时通报。截至目前,全县179处任务清单中已累计清理123处,河道岸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坚持一河一策,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一是做好河湖问题排查与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按照省、市“全面排查、一河一策”的要求,2017年7月,委托设计部门,对全县各级河道完成了河湖问题现场排查工作。由我县负责的24条河道(干渠)的《综合整治方案》已全部编制完毕。二是组织牵头部门开展专项实施方案编制。按照县《工作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各牵头单位参照省、市部门专项实施方案,全部编制完成了我县各牵头部门河长制工作专项实施方案。三是完成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方案编制。根据省、市《河湖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意见》的要求,在前期河湖全面排查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县《河湖及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三)坚持河长尽职,实施群防群治。全县河长制工作推进会议后,各位县级河长先后对所负责的河道开展了巡河调研,重点考察了河道防汛、河道治理及清河行动等工作开展情况,要求各有关乡镇、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夯实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各乡镇河长也对各辖区内负责的河段进行了定期巡河调研。各级河长的巡河活动在政府层面推动了河长制各项工作的进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实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在各级河长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我县沿河各村均配备了河管员、设立了民间义务河长、聘请了河长制社会监督员,与村容村貌综合整治相结合建立了志愿服务队,着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协调、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河湖管护大格局。
(四)坚持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根据河长制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我县定期印发《河长制工作简报》,就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及先进工作典型进行了专题报道。县电视台对河长制工作情况开展宣传报道,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宣传车、通告、公告等形式,对全面实行河长制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各界的知晓率,增强人民群众的河湖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设立河长公示牌,向社会公布河长组织体系名单和联系电话,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监督,让违规违法者无所遁形。
三、着眼宁阳发展,创新建管模式
(一)积极开展中小河道划界确权。在前期大汶河、柴汶河划界确权的基础上,以洸府河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中小河道划界确权,按照政府挂帅、部门推动、乡镇配合的工作模式,完成了洸府河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涉及堽城、伏山、文庙、八仙桥、泗店5个乡镇(街道),44个行政村,共设置582个界址点,划界确权总长度30.7公里,总土地面积4062亩,其中堤内面积3141亩,堤外10米护堤地面积921亩,设置了界桩、界牌,申领了《确权土地使用证》。洸府河划界确权的成功实施,为实施洸府河综合开发打下了基础,同时为全面推行中小河道划界确权提供了工作样板。
(二)创新河湖开发融资模式。我县作为省内率先开展ppp试点的市县之一,按照“市场运作,分期建设,以河养河”的理念,积极引入ppp模式运用到河道综合开发中,融资30.08亿元,实施洸府河河道治理及生态建设,由宁阳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县政府的投融资平台与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总治理长度7.2公里。项目规划建设洸河生态湿地观光带及配套景观设施,同时建设新中式商业街、创新型景观小品、亲水平台、高档住宅小区等。截至目前,洸河生态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45亿元,完成绿化面积75万平方米,修建道路21.7公里。通过土地出让、商业设施租赁、广告收入获取收益,带动周边7平方公里土地升值,有力促进县城西部开发建设,实现了河道生态、景观、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三)创新河湖管护机制。按照“一河一策”的基本要求和易开发则开发、易管护则管护的原则,对海子河生态湿地修复工程,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海子河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对海子河进行日常管理维护。通过近几年的运行,管护情况良好,形成了河道工程管养分离新机制。对其他中小河道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利用,形成河道绿色经济带,实现对河道生态管护的有效支撑,不断增强河道自身生命力。
信息来源: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