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的答复(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2号)
张守岭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和省、市委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树立标准化理念,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近年来,我县通过大力实施城乡环境容貌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三清四改五化”工程、乡村文明行动等一系列工作,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运行模式基本建立,农村改厕、污水治理成效明显,城乡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对照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综合评价体系和省、市委关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要求,仍然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县委、县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县委一号文件,其中在2017年一号文中《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宁发〔2017〕1号)文件,明确用标准化的理念指导美丽乡村建设,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依据资源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村庄特色,实现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化、公共服务功能标准化、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化、长效管护机制标准化,全面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县有400个行政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培育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0个。到2025年,全县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努力把我县农村建成“环境美、服务美、创业美、风尚美、和谐美”的“五美”乡村。目前我们已建成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70个,美丽乡村达标村440个,今年我们又确定创建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1个,达标村70个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二、切实加强领导,形成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抓手。为此,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50个县直部门组成,指挥部下设规划指导组、街巷硬化指导组、环境整治和绿化亮化指导组、文体文化建设指导组、移风易俗指导组5个专业指导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在全县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指挥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先后多次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工作推进会议、工作调度会、现场观摩会,组织乡镇党委书记、分管负责人、部分县直部门、省市示范村支部书记,赴外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党校培训、专业培训、到乡镇培训等形式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培训近30次。各乡镇、村也先后多次组织干部、党员、群众代表2000余人赴各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美丽乡村学习建设的热潮。
三、科学组织实施,提高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水平
(一)实行分类指导。按照宁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布局,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行“十村引领、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十村引领”:每年争创10个以上省市级示范村,作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引领村,通过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达到“五美”乡村标准。“百村示范”:每年创建80个县级达标示范村、从上年度的达标村中选择20个巩固提升村,共100个村,进行百村示范,重点推进“三清、四改、五化”工程,年内达到《规范》要求的合格标准。“全域整治”:对其他村庄,重点开展整治村容村貌、整治残墙断壁和倒塌破败房屋、倡树文明新风活动。
(二)制定建设方案。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在县级层面,委托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高水平编制了《宁阳县生态文明社会创建规划(2016--2030)》,是全国首个县级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规划。参照《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体系》,为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明方向。各乡镇对引领村、示范村以及其他村庄明确定位,因地制宜,编制《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实施(整治)方案》。同时,指挥部分别举办了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达标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和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如何编制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实施(整治)方案,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细则和示范村项目申报表填写标准。规划整治方案涵盖《规范》要求的七个方面的内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环境整治内容,拉出项目清单,排出完成时间表,使规划整治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拓宽投资渠道。县直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积极对接,超前谋划,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
目前,全县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69815万元,其中县以上财政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44385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全覆盖,农村道路“三通”,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广大农村呈现“五美”的全新面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美丽乡村起色争辉。
(四)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理念,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创新美丽乡村建设和运营长效机制。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长效管护机制:指挥部制定了《关于加强督导指导推动工作落实的通知》;城市管护服务中心制定了《关于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细化了考核机制,强化了奖励机制,完善了资金筹措机制,采取了市场化运作手段;市生态环境局宁阳分局科学编制了《宁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5)》,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县住建局制定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协调网络,抓好建管衔接。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长效管护运行机制,落实人员责任和工作经费,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确保公共设施正常运转。
四、加强督导检查,促进美丽乡村高质量、快建设
县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建立了“统筹协调、分工负责、联席会议、明查暗访”运行机制,坚持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创建工作一月一检查、一月一排名制度。指挥部的指挥、副指挥亲自带队督导检查,每次检查都要进行打分排名,进行通报,并采取媒体通报、领导专报、末位约谈等形式,增强督查落实力度。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了美丽乡村“新风榜”、“曝光台”等栏目,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经验和信息交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严格标准要求,确保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