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政办字〔2021〕2号 宁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准营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宁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市属以上驻宁各单位:
《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准营成本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4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
大幅降低行业准入准营成本工作方案
为积极探索“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准营成本,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85号)、《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大幅降低行业准入成本实施方案的通知》(泰政办字〔2021〕7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在2020年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规范建立便民高效、“一证准营”的行业综合许可制度,配套建立各负其责、协同高效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大幅降低行业准入准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快推动集成化流程再造、信用化审批监管、智慧化功能提升。
二、改革范围
在原有20个行业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新增建筑、检验检测、特种设备生产等行业,将改革范围扩展至50个行业(详见附件)。对行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对许可事项变动调整为1项以下的行业不再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将许可事项变动调整为2项以上的行业或新兴业态及时纳入改革范围。探索对民办非企业等非营利性经营主体实行“一业一证”改革。探索对跨行业经营的综合性经营主体实行“一证准营”。
三、重点任务
(一)集中审批事权,推进“一章审批”。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力争“一业一证”改革涉及的审批事权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行业综合许可“一门办结”。进一步规范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事项划转,“一业一证”改革涉及的审批事权原则上划转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行使,推动实现行业综合许可“一章审批”;暂不适宜划转的,相关审批部门应做好协同配合。持续推进“市县同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将“一业一证”改革涉及的审批事项交由一个层级审批,暂时无法实现的,由该行业许可主项审批层级的行政审批服务部门牵头实施。
(二)整合审批要件,实行“一次告知”。对一个行业涉及多个审批事项的,将事项名称、实施依据、审批条件、提交材料、申请方式、办理流程、审批时限等进行标准化集成,形成一张准确、清晰、易懂的告知单。
(三)简并申报材料,实行“一表申请”。按照共用信息自行复用、个性信息自主填报的原则整合申报材料,将多套申请材料归集为一套材料。需要现场勘验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业政策事项外,推行承诺制容缺受理,相关申请材料由勘验人员现场勘查确认并获取。
(四)优化受理流程,实行“一窗受理”。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一业一证”办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优化线下服务,按行业做好指引,实行帮办代办服务。依托“一业一证”信息化平台,实行在线申请、在线受理、证照免费寄递、不见面审批。
(五)合并核查程序,实行“一同核查”。对需要现场核实的,采取统筹组织、协同联动的方式,实行多个事项一次核查,整改意见一口告知,整改情况一趟复审。积极推行远程视频勘验、审勘合一、先证后核、免审换证、告知承诺制审批等便利模式。
(六)再造审批模式,实行“一并办理”。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全部审批用时参考全流程审批事项中的需现场核查事项用时最短的时限确定,限时办结。
(七)创新准营方式,推行“一证准营”。对符合要求的行业经营主体,制发全省统一的、加载集成了有效审批信息二维码的行业综合许可证。推动行业综合许可从新办扩展到变更、延续、注销全流程,并与主体设立、企业开办等环节相衔接,与证照通办、一件事一链办等改革相融合。大力推广电子证照,方便行业经营主体亮证使用。具备条件的行业不再发放纸质单项许可证书,逐步取消纸质行业综合许可证的发放。
(八)推行综合监管,实现“一体联动”。对纳入改革范围的行业,逐一明确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单项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部门,研究制定各行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理顺监管职责,强化信息共享,加强监管协作,明确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依托全市审批监管一体化平台,实现许可信息、监管信息、执法信息双向推送、互联共享、一体联动。综合运用动态监管、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类监管等方式,建立健全各负其责、协同高效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九)强化改革协同,实现“一起发力”。做好统筹文章,将“一业一证”改革工作与其他改革任务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受审勘一体运行”审批服务模式实施工作,通过勘验前移、上门办理等方式,将部分审批事项的材料受理、现场核查、审批发证各环节予以整合,实现闭合办理、一体运行。结合“乡镇赋权”工作,将部分审批事权向乡镇(街道、园区)下沉,实现便利店、餐饮等更多行业就近办理。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一业一证”改革作为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的治本之策,下大力气推进实施。要夯实工作责任,落实各项保障,确保改革任务尽早落地、全面落实。要主动做好下放事项承接、事项进驻等工作,协同处理改革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会同县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一业一证”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指导。
(二)强化调度考核。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要加强对改革推进情况的调度,及时总结改革成效和创新做法、典型案例,及时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深化改革的具体建议。要加强对各乡镇(街道、园区)便民服务中心改革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加快推进行业综合许可事权下沉、就近办理,建立健全考核推进机制。
(三)强化宣传培训。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窗口业务人员、帮办代办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一业一证”业务流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一业一证”改革举措和作用,积极赢得社会认知、市场认可、群众认同,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宁阳县“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
附件
宁阳县“一业一证”改革行业目录
序号 | 行业名称 | 备注 |
1 | 餐饮(饭店)业 | 县乡联办 |
2 | 便利店(超市) | 县乡联办 |
3 | 烘焙店(面包店) | 县乡联办 |
4 | 药店 | 市县联办 |
5 | 书店 | 县乡联办 |
6 | 旅馆(宾馆)业 | 县乡联办 |
7 | 母婴用品店 | 县乡联办 |
8 | 健身馆(含游泳馆) | 县乡联办 |
9 | 民办幼儿园 | 县乡联办 |
10 | 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 县乡联办 |
11 |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 | 市县通办 |
12 | 农资店 | 市县通办 |
13 | 电影放映行业 | 县乡联办 |
14 | 面粉加工厂 | 市县通办 |
15 | 食品包装材料厂 | 市县联办 |
16 | 饮用水厂 | 市县通办 |
17 | 肉制品加工厂 | 市县通办 |
18 | 粮油店 | 县乡联办 |
19 | 康养中心 | 县乡联办 |
20 | 休闲农庄 | 县乡联办 |
21 | 建筑业 | 市县联办 |
22 | 检验检测行业 | 市县联办 |
23 | 特种设备生产行业 | 市县联办 |
24 | 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行业 | 市县联办 |
25 | 医疗器械经营行业 | 县乡联办 |
26 | 眼镜验配行业 | 县乡联办 |
27 | 美容美发行业 | 县乡联办 |
28 | 民办医院行业 | 县乡联办 |
29 | 上网服务行业 | 县乡联办 |
30 | 游艺娱乐(游艺厅)行业 | 县乡联办 |
31 | 洗浴行业 | 县乡联办 |
32 | 歌舞娱乐行业 | 县乡联办 |
33 | 民办职业技能培训行业 | 县乡联办 |
34 | 汽车加气行业 | 市县联办 |
35 | 汽车加油行业 | 市县联办 |
36 | 酿酒业 | 市县通办 |
37 | 调味品生产行业 | 市县通办 |
38 | 饮料生产行业 | 市县通办 |
39 | 食用油生产行业 | 市县通办 |
40 | 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制造行业 | 市县联办 |
41 | 驾校行业 | 市县通办 |
42 | 艺术品展览行业 | 市县联办 |
43 | 养殖业 | 市县联办 |
44 | 肥料生产行业 | 市县联办 |
45 | 宠物店(医院)行业 | 市县通办 |
46 | 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行业 | 市县通办 |
47 | 水泥生产行业 | 市县联办 |
48 | 月子中心 | 县乡联办 |
49 | 货运行业 | 市县通办 |
50 | 饲料生产行业 | 市县联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