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疏镇:大伯集村 小村庄里筹划大战役

发布时间: 2022-07-29 15:25:04 阅读: 打印 关闭

1948年5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采纳了粟裕的建议,调整战略部署,决定打响济南战役。粟裕率部于9月6号进驻大伯集村崔家大院设立攻济打援指挥部。之所以将指挥部设在大伯集村,最根本的原因是大伯集村群众基础好,交通便利,有着重要的战略位置。

1948年9月16午夜,攻城部队全线展开攻击,19,国民党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吴化率国民党军2万人起义9月24,济南城内巷战尚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粟裕的脑海里已有了要在江北打一场大战役的构想11月6晚,淮海战役正式打响。到1949年的1月10号结束,历时66天,围歼了黄伯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牺牲最重、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为推进解放战争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6年9月28,粟裕的秘书、84岁高龄的鞠开来大伯集村故地重游,见到了保存完好的粟裕坐过的木椅哽咽着回忆起在这里战斗过的往事。

巍巍泰山见证历史变幻的风云,悠悠汶河吟唱时代前进的浩歌。济南战役结束后,粟裕率军南下,再也没有回到大伯在粟裕将军多年的军事生涯中,崔家大院只不过是他短暂停留的一个小小驿站,却书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时至今日,在“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内,依然能感受到粟裕大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雄风

近年来,东疏镇党委成立“红色文化”挖掘工作专班,进行全面规划,建立新馆,修复旧馆,建设红色文化公园,馆内陈列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驻村期间的珍贵的历史资料,保留革命时期留存下来的生产生活用品。

在这里,村民和学生通过生动的图片资料,深刻感悟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品格、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接受着一次又一次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和党性教育

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已渐渐散去,历史的车轮仍在风雨中前行,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旧址是山东革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人民宝贵的财富,它也激励着后人振奋精神,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