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答复(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5号)
亓敏代表:
您提交给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已收悉,县教体局答复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新平台。
近年来,县教体和体育局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传统文化,涵养人文情怀,奠定文化根基,提升人格境界为宗旨,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框架,积极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讲座和培训,全面开展了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国学小名士”“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2022年我县复圣中学荣获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2022年8月26日,在泰安市2022“泰山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决赛(小学组)中,我县实验小学刘怡然同学喜获小学组冠军。
一、提高认识,增强传统文化自信。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复圣中学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大力实施“理念引领战略”,并紧密结合“地域文化”,全力打造复圣“精神家园”。把“传播儒家文化、弘扬颜渊圣德”作为“育人神韵、核心要素”,从而形成了学校的“文化主题”、“学校精神”、“文化标示系统”。文化主题确定为“渊·远”教育。“渊”:一喻光大复圣文化、弘扬颜渊圣德;二喻渊博厚重、基础坚实,用渊博的学识安身处世。“远”:一喻学校目标远大、看齐一流;二喻学生事业久远、躬耕四方,让敦厚的品德泽被后人。学校把这些育人神韵升华成“学校精神”,浓缩成一句话表达:“复礼行大道、圣功育真人”。深入挖掘了文化标示系统。其内涵可概括为:一徽(校徽)一歌(校歌)一旗帜(校旗);一训(校训)一风(校风教风学风)一誓词(师生宣誓词);一景(学校发展愿景)一色(办学特色)一目标(学校培养目标)。这一“理念标示系统”,蕴含着复圣中学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沿革,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理念精粹,并外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的物质元素,成为师生拥有的“群体意识”,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二、加强配合,推动传统文化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社会各方面的参与、支持和配合下,强化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文化馆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配合,立足所承担的工作职责,着眼教育长远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依托,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把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常态。连续多年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传统体育、书法、剪纸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开展戏曲演出、非遗讲座或戏曲公开课,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城区学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教师带头,引领传统文化传播。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广大少年儿童道德思想建设者的引领者,只有教师带头领悟、倾心传播,才能更好地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启迪孩子们。我们将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引导广大教师带起头来、加强修养、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表率,为社会做好示范。每逢中华传统文化节日,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县委宣传部、文化馆积极联系县教体局,选拔优秀音乐教师进行戏曲学习培训。学校编制相关课程,让每一位教师把学科的“传统文化”要素挖掘出来,形成纲举目张的课程结构。
四是抓好四个结合,落实传统文化传承。一是与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通过规范言行、修养身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使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养成儒雅的君子之风。近年来通过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及时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县情教育,让学生在校园外的第二课堂中开阔了视野,强健了体魄,培植了爱国主义情怀,感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二是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发挥优势、形成特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推动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动力。如有的学校以书法、国画、剪纸、陶艺、泥塑教育和经典诵读为抓手,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三是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校园创建相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与整体环境设计,既符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又营造了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如复圣中学的颜子文化、鹤山大辛小学的农耕文化、第二实验中学的孔子文化、洸河学校的水文化等。四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与先哲对话。中小学校常年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伴”的读书活动”。在篇目上,从国学启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入手逐步延伸。在读书方式上,采取有四种办法:(1)每日诵读聆听,体会经典原味;(2)每周道德讲话,浸润经典精髓;(3)每月修德讲堂,感悟经典内涵;(4)每年总结升华,评选优秀学子。
感谢您对我县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继续关注我县教体事业的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宁阳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