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2370921349312007B/2022-1417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第三小学 | 组配分类 | 教育教学 |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宁阳县第三小学文庙小学教育集团2022年工作要点》《宁阳县小学教学工作评价方案》《宁阳县小学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和《宁阳县小学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细则》,坚持“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总体要求,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规范认真、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科素养,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二、常规工作
1.开齐开全开足课程
2.抓实教学常规管理
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4.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5.做好各项教务管理
三、重点工作
1.注重兼任学科教学,聚焦课堂质量
2.继续狠抓集体备课,加强超周备课
3.继续强化作业分层,杜绝违规行为
4.推进大阅读课程,落实分级评价
5.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点燃创新梦想
6.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资源使用率
7.开展学生评教,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8.扎实做好常规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四、工作措施
(一)注重兼任学科教学,聚焦课堂质量
1.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让课堂教学变革改进学习方式;完善并落实“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课程。保证课时不占用、不挪用。课程教学处将不定期进行抽查,及时通报抽查结果。
2.落实《宁阳县小学质量监测工作方案》,关注“2+1+1+T”监测组合,下发并学习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加强对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兼任学科和地方课程的管理。
3.抓好备课。进一步规范道德与法治、科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等兼任学科和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劳动教育、青春期教育、国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梦想课程)备课的排版格式、内容设置、质量等。
4.各年级备课组长定期开展本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组织老师们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层面进行县质量监测项目的研究。
5.围绕雅行体验达标课堂“三要素”展开课堂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为中心的雅行体验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以课例研究为载体,通过听评课活动实践“三课”,紧扣课堂三要素及学科“一会”特点,进行观课评课。
(二)继续狠抓集体备课,加强超周备课
1.落实《集团集体备课管理规定》,各学科要围绕2022版学科课程标准,重点突出“基于学科核心知识”的单元整体备课,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严格按照集体备课操作流程进行备课组内活动,主备人对教材进行分析;各成员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研讨;由主备人将组内成员的理解、建议综合归纳,形成该课时的首次二次备课,开学初做到人手一本;最后由组内各成员进行再次修改,进而完善形成个人教学设计,学期末形成纸质备课修订后的电子文档。各集体备课组长做好备课质量的督查工作。
2.落实集体备课和超周备课检查,杜绝无个人备课、备教不一致、无教学反思等现象发生,个人教学进度也应与组内其他成员保持同步,且要超周备课,各备课组长超周检查并盖章、签字。
3.抓实二次备课。特别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二次备课,重点地方也要体现在教本上,以在教本上的旁批和标注来解决讲课中无法浏览教案的问题。重点备好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材解读、关键词标注,教学过程的步骤等。
4.课程教学处采用周查月结的方式,对以上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
(三)继续强化作业分层,杜绝违规行为
1.严格落实《集团学生作业管理规定》,严控作业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做好作业监控记录,杜绝违规行为发生。强化学生作业分层设计研究,修改作业监控条上的部分项目,按照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拓展性作业进行分层,增加建议时长,并由年级主任负责审核,全批全改,做好记录和讲评,侧重动手实践性作业和读书作业的设置,做好学生分层辅导。
2.加强公示检查,班主任协调、年级主任统筹、课程教学处巡查、包保领导督查。健全“四级”作业监控机制,班主任是班级作业量调控的责任人,要每天向学生调查了解各学科的作业布置情况,及时提醒布置作业不合理的学科教师,并督促尽快调整;年级主任是本年级作业量调控的监督人,每天负责跟踪监督各班的作业布置情况;课程教学处是学校学生作业量的监控责任人,根据各班上报的《作业布置审批记录单》,定期检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量进行监控;各年级校级包保领导,不定期抽查各班作业布置,对年级主任监控各班作业情况进行督查。
(四)推进大阅读课程实施,落实分级评价
根据《集团学生阅读经典读书活动实施方案》,落实阅读过级制度,丰富学生阅读内容,设置班级图书角,向一年级新生印发《国学经典诵读本》,拓展阅读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各语文老师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好大阅读课,结合县级、校级、班级三级推荐书目开展读书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读书小学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书香学子”,做好分级阅读评价。制定图书室各年级班开放阅读时间安排,丰富学生阅读量。严格落实课外读物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禁止违规读物进校园。
(五)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点燃创新梦想
根据《集团创客教育实施方案》,从场地、师资、时间、课程等方面优化信息科技教育、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建立完善信息科技课程、创客课程和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保障1-5年级普及课程的课时安排;基于STEAM、NOC、人工智能的项目式学习,以学习、家庭生活为源泉,进行创意制造,将创客教育延伸到家庭,探索开展校园创客节;全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严格梦想课程设置,把梦想课程纳入各年级课程表,配备梦想课程专兼任教师,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课堂质量。
(六)加强专用教室管理,提高资源使用率
1.落实《集团专用教室管理与使用制度》,从安全防护、使用计划、使用记录、卫生整洁、消毒通风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每周不定期巡查使用情况,及时公示巡查结果。
2.加强专用教室管理员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规范操作,定期检查、养护各项设施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杜绝出现管理空档的安全隐患。
(七)开展学生评教,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严格按照《集团教学评一致性实施方案》,抓好常态课教学,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保年级制度和推门听课制度,强化目标制定、师生活动和评价检测的统一,合理利用“深度学习”课堂观察量表,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教与学能力培养的探索,确保学生能掌握当堂学习内容。
2.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准确掌握教师的教学动态,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着“客观、公正”原则,组织全体学生就教师基本素质、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阅、辅导答疑、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自主评价。
3.及时反馈学生评教信息,使教师多方审视自我,强化教师自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
(八)扎实做好常规工作,保障教学质量
1.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做好课表和作息时间表的编排工作,科学设置任课教师岗位,合理进行教学人员的调整和安排;制定并实施教学工作计划,审定教师学科教学计划;学生转学、休学、复学等学籍档案整理工作;做好学生课后服务相关工作。
2.规范教师一日常规,落实教师教学常规“七认真”。组织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就上班、上课、课间、办公、集会、下班、其它等方面制订教师一日常规。开学前学习教师教学常规“七认真”。
3.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做好期中学科素养考查、期末教学检测、业务检查等项工作,汇总检查信息,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有关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办法。抓好以年级组、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加强集体备课与上课管理,抓实教学常规检查以及检查后的总结和分析,及时调控教学。优化改进期中学科素养考查实施方案。
4.做好教学活动管理工作。组织安排校内外师生教学活动,有计划组织开展全员常态课、名优课、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精品课等各项评比活动、师生“课程(教学)活动类”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5.做好教务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图书馆、专用教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教师工作量及超课时工作量统计汇总工作,采取周查月结的方式及时公示;做好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簿本等的征订征订发放工作;做好各类统计报表工作。
6.继续做好教学宣传、信息化、母亲素质提升及性别平等教育、迎检整档等工作。
宁阳县第三小学
2022年8月31日
教学教研工作安排表
周次 | 时间 | 工作安排 |
第一周 | 9.1—9.2 | 1.开启第一本整本书阅读活动。 2.各班强化训练学生课堂常规。 |
第二周 | 9.5—9.9 | 1.备课组进行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落实教师教学规范和学生学习规范。 2.各班继续强化训练学生课堂教学常规。 3.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
第三周 | 9.13—9.16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各学科各年级开始全员常态听评课活动。 3.科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四周 | 9.19—9.23 | 1.各学科各年级继续全员常态听评课活动。 2.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开展教研活动,并开展学科组读书交流会。 3.进行第一学月教学常规抽查。 |
第五周 | 9.26—9.30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
第六周 | 10.1—10.7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开启第二本整本书阅读活动。 3.科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七周 | 10.8—10.14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开展教研活动。 |
第八周 | 10.17—10.21 | 1.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2.一年级拼音教学质量监测。 2.各学科各年级开展学科素养评比活动。 |
第九周 | 10.24—10.28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科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周 | 10.31—11.4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开启第三本整本书阅读活动。 3.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一周 | 11.7—11.11 | 1.期中各学科质量监测。 2.进行期中业务检查。 |
第十二周 | 11.14—11.18 | 1.备课组内进行期中学科素养考查质量分析。 2.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三周 | 11.21—11.25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校级学科拓展课程展示活动。 3.科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四周 | 11.28—12.2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开启第四本整本书阅读活动。 3.进行第三学月教学常规抽查。 4.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五周 | 12.5—12.9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并进行小课题汇报展评。 2.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3.书写、仿写专项测试。 |
第十六周 | 12.12—12.16 | 1.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2.学科组内开展一次小专题阶段成果总结交流活动。 |
第十七周 | 12.19—12.23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开展教研活动。 3.开展目标评价设计活动和教师素养测评活动。 |
第十八周 | 12.26—12.30 | 1.各学科备课组集体备课。 2.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教研活动。 |
第十九周 | 1.2—1.6 | 1.各学科期末复习研讨,做好复习计划。 2.开启第五本整本书阅读活动。 |
第二十周 | 1.9—1.13 | 1.下发期末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2.期末质量监测及阅卷。 3.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