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号)

发布时间: 2023:11:06 17:23 阅读: 打印 关闭

徐庆健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东部地区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宁阳县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第一批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油料生产大县、平原绿化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首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先后创建1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家国家级产业强镇、4家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及4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一、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稳定

蔬菜等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县蔬菜常年种植12个大类100多个品种,2022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36万亩,总产量达到88.6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2.6%。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常年稳定在128万亩、12亿斤以上。2022年,128.2万亩粮食喜获丰收,总产达到60.6万吨,同比增长0.46%;完成1.5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19万亩花生实现高产,省、市农科院到堽城镇赵家堂村开展“夏直播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田间实打验收”,每亩花生产量达到619.31公斤,刷新了全国麦茬夏直播花生亩产最高纪录。

二、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式发展

成立现代食品产业链专班,探索形成“三园四线”的现代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全县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41家,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20.6%。突出产业载体建设,顺利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达到11家,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达到4个。华丰泰山西红柿、伏山绿色芸豆、蒋集和磁窑绿色生姜等3个万亩基地辐射面积持续扩大,规模效益更加突出。

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步伐加快

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企业总数达到74家,其中省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有7家,经营范围涵盖食品加工、纺织、林业、畜牧业加工、新能源等多个行业。通过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获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泰安紫阳食品有限公司、华兴纺织、山东泰山立福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合作社总数达1937个,家庭农场137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达到7家、省级示范社43家、市级16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市级62家,覆盖蔬菜、林果、苗木花卉和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115个,其中国家级2个(蒋集镇郑龙、乡饮乡南赵村),省级1个(东庄镇王家庄村)。近三年来申报成功4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

四、品牌建设成效突出

成功举办泰安市第五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充分展示并有效宣传了我县农产品品牌。宁阳大枣、乡饮大粉皮分别被评为省、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西岭凤凰”牌鸡蛋、友邦庄园草莓分别被评为省、市级企业产品品牌,我县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1家、6家,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2家、6家。全县共有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宁阳大枣、许家桥大白菜、宁阳桥白、宁阳黄姜、乡饮大粉皮、宁阳蟋蟀),“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61个,认证面积35.86万亩,宁阳县绿色“桥白”种植系统列入山东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发布了“宁阳红品”区域公共品牌。

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设施蔬菜占比,打造伏山、华丰、乡饮三个万亩千棚设施蔬菜基地,稳步提高泰山西红柿、“桥白”大白菜、宁阳黄姜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县”梯次培养的要求,拟培养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拟培养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拟培养市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力争培植绮佳食品等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上规模纳统。做好农业科技教育与农村人才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组建县乡农技指导专家团,培育培训高素质农民。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和社会化服务工作,争取培育1家国家级示范社,培育20家省级示范社。同时做好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工作,培育县级以上家庭农场20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