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大枣产业发展深化大枣品牌打造的建议》的答复(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号)
王士军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强化大枣产业发展深化大枣品牌打造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就建议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和专题调研。现根据我局职能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紧紧围绕“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主线,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大力宣传和推广优质品牌农产品,加快发展品牌农业。
一、突出地方特色,发展优势品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紧紧围绕当地名特优农产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宁阳大刺黄瓜”系列品种、“宁阳牛腿山药”“宁阳生姜”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种,珍稀类食用菌被山东省五大产业振兴计划列为重点保护品种。宁阳桥白大白菜、宁阳香椿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宁阳大枣”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宁阳桥白”“宁阳黄姜”“乡饮大粉皮”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宁阳大枣品牌价值已过5.84亿元,“宁阳种子”品牌价值已达8.11亿元。
二、实施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开发特色农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创建新品牌,以名优名牌带动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截止目前,我县2个产品分别被认定为省、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即宁阳大枣和乡饮大粉皮;省、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分别达到6个、6个。
三、打造宁阳区域公共品牌“宁阳红品”,实施县域品牌化战略。2023年,宁阳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了区域公共品牌“宁阳红品”,并于3月24日举办了品牌发布会。“宁阳红品”涵盖了宁阳县农耕产品、工业产品、文旅产品等系列产品,既囊括了以宁阳锈石、宁阳大枣为代表的工业、农特、文创产品基本色,又镌刻融入 83 万宁阳人民血脉的红色基因,彰显了“坚毅、敢当、实干、创新”新时代宁阳精神,体现出拥抱数字经济新业态、推出网红产品开拓进取意识,寓意着宁阳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奋进姿态。宣传口号“宁阳红品·品行天下”体现品牌文化自信的格局,以品为脉、以行为络,声名远扬源于“品行”二字,时代在变,品行不变。
四、强化品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引导、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大型展览会,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宁阳大枣”品牌成功入选2019中国枣业区域公用品牌20强。在“2020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宁阳大枣”被授予“推荐名品”,宁阳大枣基地被授予中国名优农产品示范基地。
为了发挥品牌的集聚效应,202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泰好吃”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并于4月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品牌发布会。发布会上,“宁阳大枣”作为首批授权企业产品参加了品牌推介。“宁阳大枣”还将参加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系列“泰好吃”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
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围绕农产品品牌特别是宁阳大枣的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从项目支持、资金倾斜、科技投入、价格保护等方面对特色品牌产品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提升产业层次,保持品牌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立足特色资源,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优质安全发展为目标,抓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由增产向增质转向。
四是加大农产品品牌营销。除利用电视、报刊杂志、展会等传统宣传推介方式,还要充分利用电商、直播等平台直连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使我县特色农产品“可视化”,缩短农产品和市场的距离,拓宽农产品销路,提升市场关注度。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