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349664X/2024-0043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审计局 | 组配分类 | 审计信息 |
一、整改工作推进情况
2023年7月31日,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宁阳县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抓好整改。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县审计部门积极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认真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县审计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牢固树立依法审计、依法整改思维导向,坚持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纳入同等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注重建章立制。为压实整改责任,陆续制定了《宁阳县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巡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联动机制的意见》等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单位重视审计整改工作,推动整改落实落细。二是实行报告反馈。为促进审计整改提质增效,制定了《宁阳县审计局审计报告反馈实施办法(试行)》,要求所有审计项目结束后,都要召开审计报告反馈会议。今年上半年共对10个审计项目召开了审计结果反馈会议,进一步明确被审单位整改责任。三是强化问责问效。县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和综合考核,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依规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规范管理,彻底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
(二)加强服务保障,深入推进整改。县审计部门始终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一是加强与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掌握上级审计机关对我县各项审计情况及审计查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与被审计单位共同研究整改意见和措施,增强整改针对性。二是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的沟通交流,提前汇报我县查出问题的整改方法、措施及进展情况,争取一次性通过上级整改验收,避免返工和做无用功,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
(三)加强巡审联动,提升监督质效。积极探索推进与巡察监督贯通协同,把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充分融合,形成监督合力。通过“一次进点、协同配合”,加强巡审工作互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明确各自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巡审成果共享,实现巡审1+1>2的叠加效应,推动做好巡审监督“下半篇文章”,切实提升监督质效。
从整改工作进展看,被审计单位对整改工作都比较重视,能够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积极整改审计查出问题,注重从源头上整改,从根本上治理。通过整改,规范资金管理8669.99万元,其中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6710.13万元,国有资产和经济风险防范方面1959.86万元,修订完善规章制度8项,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成效。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具体整改情况
(一)县级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县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制定出台了《宁阳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宁阳县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依托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设置公物仓,开展资产盘点清查,强化资产集约高效利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各相关部门单位强化政治担当,深挖问题根源,压实整改责任,标本兼治解决问题,对审计查出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5个方面的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对全民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审计发现的索赔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多时间长、未实行专账管理独立核算、未及时赔付理赔款及未及时拨付保费4个问题,县医疗保障部门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协调,优化工作流程,将理赔环节精简至2个,理赔周期缩短至10个工作日。县财政部门积极采纳审计建议,克服财政资金困难,已将2023年度保费890万元按照合同约定拨付到位。
(四)经济责任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对于4个县直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共发现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和效果、国资管理和经济风险防范等4个方面问题,各相关部门单位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五)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整改情况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的非法采砂和未完成林业生产计划2个问题,有关部门依规对非法盗采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合理制定林业生产计划。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增强监督整改合力。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与组织部门、纪检监察、巡察的协同贯通,建立督审联动机制,从严从实抓好整改,发挥巡审监督的震慑作用,不断提升监督整改质效。
(二)强化审计整改成效。按照“审计-整改-规范-提高”的总要求,确保问题整改率、跟踪回访率“双100”,切实达到审计一个单位、整改一个问题、规范一个行业的目标。坚持把推动审计整改的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从审计发现问题入手,坚持边审边改,推进解决问题、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能。
(三)强化整改问责问效。将审计整改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和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定期向县委、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对审计整改中不认真履行整改责任、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或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强化对被审计单位的刚性约束,以问责机制倒逼整改落实,彻底打通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