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3502198/2023-2079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水利局 | 组配分类 | 水利信息 |
今年以来,县水利局切实把农村供水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工程来抓,结合我县实际,着力夯基础、补短板,强监管、优服务,多措并举提升农村供水工作水平。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农村供水水质提升工程。为有效提升农村供水水质保障水平,根据国家和省、市水利、生态环境、疾病预防控制、乡村振兴等部门对农村供水水质专项行动作出的部署要求,我县委托山东农业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宁阳县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针对存在的水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主要采取规模化供水管网延伸、安装一体化净水处理设备、安装消毒设备等措施,提高农村供水水质。由于省厅对水质专项行动预期目标进行调整,我们对方案正在进行修改。对管网敷设到的村要求镇负责村做到应接尽接;未到的要求供水企业延伸管网应到尽到;因地势原因管网无法敷设到的村,实行单村供水,水利局强力推进安装一体化净水处理设施,保障单村供水水质。目前,已有10个村接入规模化管网,提高应接尽接率;完成主管网延伸75公里,做到应到尽到;15个单村供水工程已安装完成智能一体化净水处理设施并运行,其他村正逐步展开。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我县始终坚持以“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在全面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托县内优质水源,大力度开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在东部,投资1.2亿元,新建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的直界水厂,铺设主支管网117公里,供水范围覆盖东庄、华丰、磁窑、蒋集和宁阳经济开发区等东部5个乡镇园区,惠及20余万人。在西部,投资2.1亿元,新建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的华龙水业第一水厂,铺设主支管网219千米,供水范围覆盖文庙街道、八仙桥街道、泗店镇、东疏镇等西部9个乡镇、街道,目前水厂已正式运行,在全县形成了“两厂、两网、一体化”供水新格局。
三是全面提升村内供水管网。组织各镇街、园区全面排查供水管网设备老化、管道渗漏等问题,逐一建立台账、挂账销号。对可继续使用的管网立即排查维修,不可使用的迅速更换供水管道。目前已完成52个村的村内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共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水质提升造成水价涨幅较大。原乡镇水厂供水方式为水井取水直接供水到户,运行成本较低。在乡镇水厂移交供水企业并提升改造后,水源需经过净化、消毒等程序后再供给群众使用,这就造成自来水成本价的提升。经核算,目前城乡供水到村级管网的价格为每方2.25元,与改造提升前每方0.8元至1.5元的价格相比涨幅较高,造成农村群众一时难以接受。
二是基础建设投入较大增加基层负担。近年来,上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安排较少,村内老旧管网改造工程的资金投资较大,仅有少数集体收入较高的村能负担起改造费用,多数村仍需要举债或向受益群众筹资的方式进行村内自来水管网改造。
三是村内管网与水厂管网并网难度大。由于部分村供水工程由村委会或个人管理,供水工程并网后,将涉及村委会和个人利益,村内管网与水厂供水管网并网难度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健全水质动态管理制度。强化农村供水水质常态化检测,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及时掌握农村供水水质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现场核查、即时解决,全面保障供水安全。
2、全面提升供水水质,针对应接未接、应到未到、单村供水三大问题,精准发力。一是督促各镇街、园区负责水厂管网到村头的村,做到应接尽接;二是两大供水企业负责对管网应到未到的村,加大敷设管网做到应到尽到,同时要做好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及主支管网的经营维护,全面保障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对管网无法敷设的单村供水,水利局将作为重中之重,列专项资金,安装智能一体化净水设施,彻底解决单村供水水质不达标问题。
3、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督导检查机制,采取实时督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开展督导检查,确保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健康、可持续。
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