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 1137092100434963x8/2023-1632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宁阳县东庄镇人民政府 组配分类 耕地地力保护
【农技科普】4月份小麦如何科学施肥防虫防病?
发布日期:2023-02-26 17:17 浏览次数:

四月份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那么小麦四月如何管理?四月小麦如何施肥、防治病害?

一份四月份小麦的管理方案以及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月小麦管理指导方案
1、加强肥水管理。根据苗情和土壤肥力灵活掌握追肥量,浇二水时可以撒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10公斤。没有追施拔节肥的麦田,对抽穗后群体叶片落黄、叶尖发干的脱肥、早衰小麦田,应于4月中下旬及时施用穗粒肥,可趁雨撒施,亩施碳能结晶中微量元素氮肥或霸能碳15-20公斤。
2、防治病虫害。在小麦孕穗、扬花、灌浆期是多种病虫草害的多发阶段,防治吸浆虫蛹期是4月中下旬的关键期之一。在这个时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吸浆虫蛹期,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3、彻底拔除麦田单子叶杂草。杂草一旦拔节以后,生长和发育进程要比小麦快,所以说在5月上中旬杂草出穗后要彻底拔除。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拔下来的杂草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扔到麦地,要集中带出麦田进行处理。
4、注意查看特殊病虫。有的病虫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发生,这种病虫特别好看见和发现,但实际已经过了防治时间。坐坡病,一般在小麦拔节孕穗期症状比较明显;黑穗病,在5月中旬小麦扬花后症状比较明显;赤霉病、全蚀病、叶枯病等在5月下旬症状明显;所以说这就要求咱农民朋友们要留意查看。

四月小麦常见病害及防治
图片

1、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真菌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叶鞘、茎秆、穗部等地上部分,严重时可导致小麦减产甚至绝收。4~5月份是小麦白粉病的高发期。白粉病会在小麦叶面或叶背形成白色或褪绿的小斑,随着病情加重,叶片表面会产生粉白色霉斑,严重时可能导致叶片干枯。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田间温湿度密切相关,建议农民朋友们多关注田间状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图片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工作,宜早不宜晚,宜在发病初期用药,错过防治适期用药防效会下降。如果小麦白粉病,是已经发生了,再单独使用三唑类药剂效果并不是太好,最好选用醚菌酯、嘧菌酯或其它混配剂防治。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同时,可结合田间苗情,看是否有其他病虫害发生,如若有,则可配合杀虫剂同时防治,也可同时添加芸苔素或胺鲜酯等调节剂、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补充养分、调节生长,最终实现小麦的稳产、高产。
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剂,主要有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苯并咪唑类和杂环类(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等)。由于抗性等原因,目前苯并咪唑类(包括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已较少使用,杂环类的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等防治效果很好,但抗性产生太快,目前更多选择的是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两类药剂。
图片

2、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是对小麦生产最具毁灭性的气传叶部病害之一,引起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及叶鞘,破坏叶绿素,造成光合效率下降,并掠夺植株养分和水分,会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

图片

小麦锈病的防治工作,要贯彻落实“减少菌源为主,适期用药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害发生,选择种植抗病品种,要轮换选用抗(耐)病品种;施足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促使小麦生长健壮,增强小麦抗病力;深翻土壤,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防治小麦条锈病的药剂: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图片

3、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会吸取小麦茎秆、叶子以及嫩穗粒的汁液,导致小麦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时会使小麦出现空心、糯性、脆性等品质问题。此外,小麦蚜虫还是小麦黄矮病毒的传播媒介。


图片

蚜虫的防治一直是个难题。一是蚜虫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4天即可成虫;二是温室环境好,干燥和高温等不利条件得到有效避免,有利于蚜虫的生长发育;三是蚜虫分泌的蜜露是蚂蚁的最爱,蚂蚁的出现可以促进蚜虫的繁殖和扩散;四是蚜虫的防治长时间依赖于化学药剂,目前已对多种药剂产生了高抗性,导致化学防治效果较差。

综合防治才能灭蚜虫,准确掌握蚜虫的发生发展的动向,抓住防治关键期用药。在蚜虫的发生期间,每隔一天,调查一次,要提前预防。可以使用可上可下防虫控虫产品,可有效防控地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蚜虫、蓟马、白粉虱等。高温期间要避开中午时间,尽量在早、晚用药,以上午九时前和下午六点后较好。此外还可以利用蚜虫趋性,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

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第一遍药可以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高氯、联苯·噻虫嗪等杀虫剂搭,配戊唑醇、吡唑醚菌酯、苯甲·丙环唑、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既能防治蚜虫/红蜘蛛等虫害又能预防锈病和纹枯病等病害。

若蚜虫已出现或有世代重叠现象,建议使用含有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氟啶虫胺睛、螺虫乙酯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剂配合啶虫脒、噻虫嗪提前预防爆发蚜虫,同时也可以添加橙皮精油助剂,进行辅助杀虫,若一次用药难以杀灭虫口基数,建议及时进行二次补施降低蚜虫虫口基数。


图片

4、小麦红蜘蛛

小麦红蜘蛛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大的昆虫,一年有两次发生高峰期,分别是4-6月、8-10月。常分布于山东、山西、江苏、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小麦红蜘蛛会造成,小麦叶片枯黄、植株矮小、穗小粒轻,结实率降低、产量下降,严重时小麦整株干枯死亡,或者不能抽穗。

图片

小麦红蜘蛛的防治工作:春季及时浇灌返青水,增加土壤墒情的同时,可以闷杀部分地下虫卵,减少害虫发生基数;浇水时结合苗情进行追肥,以促进小麦的健壮生长,抵御螨害的发生;及时进行田间除草。一般田间不干旱、杂草少、小麦长势良好的田块,小麦红蜘蛛发生较少。在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后,建议选择白天的上午十点前、下午四点之后施药,尽量避开光照强烈的时段,喷施均匀,从而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防治小麦红蜘蛛的药剂:红蜘蛛发生初期或预防红蜘蛛时,可选用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哒螨灵、炔螨特等药剂,兑水均匀喷雾防治;高发期建议选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成分。需要注意的是,阿维菌素和甲维盐在温度较低时,药效不易充分发挥,20℃以下时建议选择其他药剂。

来源:云上植保 


信息来源:宁阳县东庄镇人民政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