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县域医院多学科协作加强健康管理模式的提案》的答复(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56号)
张守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县域医院多学科协作加强健康管理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关于建立县域医院多学科协作加强健康管理模式的建议》(第56号提案),县卫健局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认真落实承办责任,以保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提升群众就提体验为目标,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统筹安排并予以推进落实,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整体统筹,保障工作落实落地。县卫健局高度重视此项建议答复,从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对县域医院多学科协作、加强健康管理模式进行统筹安排调度,进一步细化任务,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推广“智慧医疗”,实现县乡村医疗机构“一键会诊”。建立“县域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在互联网医院嵌入“大专家一键会诊”服务模块,在村卫生室创新开展“智慧药房试点”,解决农村群众买药不方便、品种不齐全、用药不科学等问题。积极探索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的闭环管理链条,建立康复联盟等举措,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大专家”人工智能对居民健康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给予群众健康提醒,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打造“智慧药房”,实现“送药上门”。
三是组建多学科团队,整合县域医疗资源。加快学科建设,规范性开展多学科诊疗服务,县一院参照“胸痛、卒中、肿瘤”等中心建设经验,进一步扩展“MDT”诊疗模式,一手抓“临床路径”,推进同质化、标准化诊疗,一手抓“学科联合”,打破科室壁垒,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依托省立医院、山大二院、省第二人民医院、泰安中心医院等医联体医院合作,推进专科联盟建设,筑牢学科发展平台。推进“鲁医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减少群众重复检查检验次数,节省看病就医费用。建设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依托县域3家医共体牵头单位,成立药事管理办公室,健全中心药房药事管理制度,统一药品目录、药学服务、药品使用监测、药品采购、药品储备等,完善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印发《关于加强医联体、专科联盟、外聘专家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医联体、专科联盟、外聘专家管理,建立定期考核制度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业务“大学习”、全员“大练兵”、实战“大比武”基调,搭建岗位练兵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活动212场次,县级16场次,医疗机构举办194场次,参加岗位练兵3652人次,进一步在全县卫健系统中营造起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建立“县管乡用编制周转池”,完善编制动态调整和业务考核,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目前,已有56名人才实现县域内乡镇间统一调配使用。探索县乡专业人员错层下沉模式,126名县乡专业人员以半年为周期到乡镇卫生院和村级服务站所开展工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健康宣传,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我县依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暨“四送四进四提升”健康促进行动,先后开展活动197场,参与专家618名,发放宣传材料16000余份,受益群众27179人次。扎实开展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行动,在完成市里的26条要求的基础上,新增7条要求,并覆盖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实现整治工作扩面延伸。同时,完成3.1万适龄妇女免费“两癌”筛查,10.3万名重点人群免费健康查体,家庭医生签约35.583万人,群众健康获得感明显提升。
六是大力开展医防融合。县疾控中心与二级医院建立了人员柔性流动机制,派驻兼职疫情监管员,协助开展传染病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并与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三家医院签订了医防融合协议,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统筹协调“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担负起“三高公共卫生指导中心”职能,对慢病监测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效果评估,并将工作的数量、质量情况进行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医疗卫生单位派驻临床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慢病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派驻公共卫生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深入到相应临床科室进行慢病工作的指导,共同促进慢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优化全县健康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县域医院多学科协作格局,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目标,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不够便利专项整治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宁阳县卫生健康局
2023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