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为民办实事清单
发布日期: 2024-10-18   浏览量:

今年以来,宁阳县市场监管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市场监管职能定位,在“干”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见行动,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的共性需求和普遍性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和群众,推出一批助企惠民的实招硬招。

一、助力经济发展

1、召开2024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促进工作推进会,现场表彰16家知识产权先进单位,发放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资金84万余元。

2、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开展专利专题培训及知识产权需求调查,惠及全县“专精特新”及相关创新主体100余家,组织10余家企业及个人申报高价值发明专利资助4.4万元。

3、推动质押融资取得新突破,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帮助企业利用发明专利进行融资,上半年实现专利质押融资0.74亿余元,累计帮助企业融资2亿元。

4、联合邮储银行开展银企对接会3次,组织261家企业参加,为25家企业融资1000万元,缓解企业资金困难。

5、发动山东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申报活动,推荐上报宁阳县“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57户,提升“宁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6、开展第三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召开3场服务座谈会,组织300余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加,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调查问卷77份,精准施策落实纾困解难政策。

7、实施年报精细化管理,加强对经营主体年报的指导,公示12006户,年报率93%,年报精准率达到100%。

8、开展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加大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帮扶力度,为8户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3845户经营异常名录经营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助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9、指导企业开展标准研制,4家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唯可鲜获市标准化资金奖励2万元。

10、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集成式服务,创新服务流程,实现从市场主体开办到变更、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高效服务。办理外资企业登记设立4家,变更9家,注销5家。

11、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在开发区建立“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开展第二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宣传活动,发布公告征集商业秘密保护侵权线索。

二、筑牢安全防线

1、开展学校食堂升级改造,全县45家学校投入600余万元进行硬件提升;投资48万元新增餐饮具清洗消毒设备68台套、“三防”设施369件;7家学校食堂实现“智慧快检”;“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上线率100%。

2、在亿丰商圈和磁窑镇驻地设立“互联网+明厨亮灶”户外显示大屏,开展食安大屏实时亮厨活动,向群众实时展播商家后厨情况,积极探索由“部门监管”向“社会共治”模式转变。

3、累计发布食品安全“红黑榜”81期,“红榜”业户300余家,“黑榜”业户190余家,脱“黑”转“红”业户160余家,平台下架整改27家。

4、在中心城区设置外卖阳光议事厅和温馨驿站,对“食安哨兵”反映问题进行“一事一议”,解决停车、充电、饮水、休息等难题,为送餐员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5、联合开展外卖行业专题培训,立足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病防治、外卖食品安全、规范交通出行等4项领域,累计培训外卖骑手1000余人次,开展2次外卖行业风险会商,约谈外卖平台后十名商家20家次,整改完成率达到100%。

6、开展食品生产规范提升和食安护航帮扶行动,评分定级26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A级企业11家,B级企业4家,C级及以下企业11家,帮助3家小作坊升级为生产企业。

7、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检查校园周边经营业户1097家次,查处无证经营业户7家、无照食品摊贩23家。

8、创新“三级联动”监管执法模式,聚焦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中的重点品种、区域和环节,检查药品使用单位502家,药品经营企业246家,医疗器械使用单位15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86家,办理药械化案件104件。

9、收集、审核、上报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1385例,不断提高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0、开展化肥、农膜批发零售环节“票档一体化和两账两证、一书一卡”及化肥监督抽查活动,抽检102批次,合格率达到98%,有效净化农资市场。

11、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全县386家在营电动自行车经营业户全覆盖检查,发现不合格电动自行车36辆,立案9件。

12、前三季度为企业办理特种设备登记621台、压力管道9269米,开展特种设备培训20场次,培训1200余人,提高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

13、推动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全县3家液化石油气、3家车用气瓶和1家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实现“阳光充装”全覆盖,充装过程向社会实时播出;372台叉车安装智慧监管系统;2290台电梯全部纳入智慧化维保。

三、守护民生福祉

1、开展农贸市场规范提升行动,城区7个农贸市场实现“明码标价、一户一牌”,配备公平秤,设立农残快检室每天公示抽检结果,守好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

2、举办“手机变砝码”计量夜市活动,及时受理群众手机称重诉求,张贴克重标识,方便开展计量自查,目前已称重张贴手机1000余台。

3、开展电子秤专项检查,累计排查电子秤3000余台次、地磅160台;累计检定电子秤 2460 台、地磅250台、压力表3500余台、天平120余架,定量包装机、灌装机100余台套,查处不合格电子秤20台,查办案件15件。

4、开展粮食收购领域专项检查,检查粮食购销经营户80户,备案粮食收购地磅108台,办理粮食收购类计量器具案件3件。

5、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召开风险会商1次,立案查处4起,责令改正6家,向公安部门移送线索9个,集中销毁过期肉品1200斤,整改露天烧烤问题51处。

6、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明码标价,发布价格提醒告诫函,规范充电经营场所35处,提醒告诫3家。

7、开展燃气价格专项整治,共退费158.63万,惠及企业80余家,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8、聚焦网络交易市场突出问题,强化在线监测力度,及时发布网络购物注意事项,累计检查网站900余家,查处网络违法违规案件4件,切实守好网络交易秩序关。

9、加强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广告检查监测和行政指导力度,累计检查467家,开展行政指导255次。

10、全面排查使用“生鲜灯”违法行为,检查单位215家,去除不合格灯200个,更换标准灯186个。

11、开展“您反馈 我服务”、“你呼我应 放心消费”活动,在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张贴“即诉通”2600余家次,进一步畅通消费投诉渠道,推动问题化解在矛盾前端,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12、在“宁阳发布”开设“市监半月谈”科长大讲堂专栏,针对市场监管领域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进行科普宣讲,目前已录制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