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提案》的答复(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5号)

发布时间: 2024:10:29 15:55 阅读: 打印 关闭


张守岭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建议》收悉,你的建议分析精准,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强。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在认真学习提案内容基础上,结合工作推进情况,深入部分镇村进行专题调研,落实提案办理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在巩固提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立足职责,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补齐村级经营性资产少、发展思路狭窄、发展产业形式单一等短板,激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规模、效益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规模稳步增加。2023年度全县553个农业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17.9%。54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占比97.6%。其中,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村数为2个,100-500万元以上的村数为30个,50-100万元以上村数为74个,10-50万元以上村数为434个;10万元以下的村数为13个,占比2.4%。

二是收入途径多元化。全县各村因地制宜、通过以做活土地资源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资源发包或自主经营、土地流转增收、资产参股各类经营主体、合作联合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产业增收等多样化途径,因地制宜探索出“社企联营”“社户合营”“社社共营”“村社统营”等股份合作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建章立制,筑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多年来,针对全县三资管理问题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宁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办法》(宁政办发〔2016〕37号)、《关于印发宁阳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宁政发〔2016〕35号)、《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运行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1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通知》(宁农经发〔2018〕17号)等文件。2024年,结合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出台,完善修订了《宁阳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宁农委发〔2024〕2号),建立了按时报账制度、月结承诺制度、会签审批制度、备用金管理制度等十余项工作制度。

二是探索“村社分账”管理,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与运行。为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社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功能,释放村集体经济组织活力,2022年初我县就研究制定《关于稳步推进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的实施方案》,计划将全县所有“村改居”的社区及部分符合条件的村纳入“村社分账”改革试点,利用五年时间实现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全覆盖。通过通过账户分设、资产分管、核算分立,逐步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居)民委员会会计核算分账管理。2023年度,我县承担农业农村部承担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试点。通过界定职能、划分资产产权归属、账套分设、构建监管体系等推进试点工作。目前,全县62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实现和村委会的账户分设,6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实现会计核算分账管理,明确各自经济业务范围和财务收支界限,村委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事权与财权之间边界更清晰、责任更清楚,切实保证了成员合法权益,为壮大集体经济,维护农民权益奠定了基础。

三是实行“一村一账户”,规范村级资金管理。全面取消镇级代理中心代管资金大账户,分村开设并启用银行基本账户,将 镇级代管的村级资金全部拨入各村账户管理,严格落实一村一账户政策。同时,按照“先试点、再示范、后覆盖”原则,逐步在全县所有村使用“双U盾”或“银农直联”非现金结算制度,确保村集体资金使用安全、操作便捷,实现“三资”管理的透明化、阳光化。

四是强化“三资”数字化监管,实现管理透明化。通过市场化运作,2022年与县农村商业银行和山东农友软件有限公司达成三方协议,实现资源互补,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快速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和“阳光村务APP”建设。所有村组启用宁阳县数字农经“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实现农村财务透明化、三资公开的信息化。通过完善“三资”管理信息管理平台,将农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及经济合同等全部录入管理平台,打造“采集数据-分析研判-线下核实-问题跟踪”的监督模式,全面掌握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状况和资金流向,做深做实做细“末梢监督”。创新资产资源和合同编码管理办法。对全县村集体资产资源和合同进行规范编码,县级制定编码规则,确保镇村编码不重复、不遗漏。对全县23326处资产、10928处资源、10599份合同进行了规范编码,同时逐步录入农村“三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五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交易。2016年以来,全县建立农村集体集体产权交易制度,出台办法,明确标的物价值低于30万元的,在当地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招投标;标的物价值超过30万元(含30万元)的,在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招投标。招投标所得及时足额存入村银行账户。今年下半年以来,积极与泰山农业发展集团合作,将依托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定交易场所和工作人员,建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集体产权依法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以其他方式流转交易的,原则上交易标的额5万元以上、采购服务5万元以上、工程项目建设20万元以上、资源面积10亩以上、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50亩以上,以及集体经济组织委托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须按规定在交易中心进行。目前,鹤山镇沈西村等4村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乡饮乡马家庙村三通道路建设工程、泗店镇后许家桥村三通道路建设工程等3个村项目已在交易中心挂牌交易。

六是专项整治与资产清查相结合,全面规范村集体资产管理。根据农业农村部里要求,每年度按时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截止2023年底,全县在农业农村部门完成登记赋码的62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查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46万亩,集体资产50.9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0.2亿元)。今年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治理重点主要围绕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监管不到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监管不到位、农村土地资源流转交易监管不到位和农村集体“三资”其他相关事项监管不到位问题。通过制定《宁阳县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指导各乡镇摸排问题。截至目前,先后召开5次召开推进会议,强化督导检查,抓实问题整改落实。共排查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23个,已全部解决。为4个村增加村集体土地资源共214.67亩,重新发包后直接增加集体收入20.77万元;收回高新区铁佛寺村集体黄瓜研究所资产1处,发包后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鹤山镇徐平村、中皋村2名村干部分别因坐收坐支村集体资金40.4万元、8.4万元,被镇纪委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切实维护了村集体权益。

(二)因地制宜,探索多种经济股份合作发展途径

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份,借助承担省级改革试验区试验任务之机,引导镇村充分发挥股份经济合作制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出“社企联营”“社户合营”“社社共营”“村社统营”等股份合作新模式,实现了集体增收、农业规模化发展。

一是“社企联营”合作模式。鼓励支持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企业合作。东疏镇寺头村将扶持资金100万入股到宁阳县三侨石材有限公司,村集体年分红12万元。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拿出集体40亩土地入股燕园彩色苗木基地精品园项目,年底村集体按项目造价的10%领取分红,年增加集体收入10万元。泗店镇纸坊村利用村集体自有的7个高标准制种大棚,占地1536平方米的育苗连栋大棚,与宁阳县蔬春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经营,订单式发展黄瓜制种产业,年收益20.8万,并带动50余人就业。

二是“社户合营”合作模式。鼓励支持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到股份经济合作社中,共同发展。伏山镇西代村以资产、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入股成立宁阳县“西代和”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2023合作社实现利润45.45万元,村集体分红26.88万元,每亩土地分红556元,合作社发展基金7.05万元。华丰镇张家寨村以村集体厂房、设备、资金、15亩集体土地入股宁阳县张家寨村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2023年实现年销售收入360多万元,利润达28.6万元,村集体分红14.58万元。

三是“社社共营”合作模式。鼓励股份经济合作社联合发展,共同致富增收。东庄镇西韩村、钟家庄村、北陈村等6家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300万元上级扶持资金入股宁阳县七彩果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2023年6个村共分红24.96万元,均分红4.16万元。葛石镇夏庄村创新探索“5合1”产业项目抱团发展机制,即5个集体经济组织共同主抓一个村级发展项目。投资200万元打造党组织领办乡情农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5个集体经济组织共同投资75万元,建设5个冬暖式日光蔬菜大棚,每年可为各村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村民务工增加收入10万元,实现合作互惠、利益共享。

四是“村社统营”合作模式。支持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融入市场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伏山镇前伏山村牵头成立宁阳瑞前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保证每年固定投资回报率6%,同时按照入股资金比例进行按股分红。2023实现利润6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元。文庙街道吴村将762亩农户土地、村集体资金1000多万元入股,成立宁阳县圣地农庄农业休闲观光专业合作社。2023年实现收益640万元,村集体分红111.9万元,社员户均分红3400元,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三资管理队伍素质

2023年主题教育期间共举办农经人员及村会计培训班8次,5000余人。2024年3月6日-7日,举办宁阳县经管人员业务培训班,围绕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农村集体“三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宁阳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提高了三资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目前,正在起草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人员履职行为规范,以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三、下步工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制定规划。要提升对集体经济的认知,只有发展集体经济,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方能克服个体农业弊端,迈向共同富裕;要做好产业规划,摸清乡镇村情,建立资源库,找准发展点,制定可行规划,转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构建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机制。

二是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增收路径。要进一步激活资产、资源、资金发展活力,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摸清村集体情况,鼓励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实现增值增收;发展村级服务体系,提供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优势。

三是培育发展人才,建立激励机制。要配强配优村干部,提高村“两委”班子领导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大力培训领头“羊”,组织村“两委”主要班子人员,学习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解决村集体增收难题。


宁阳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24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