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市场监管局在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11月3日至4日,第十一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甘肃)大会在兰州举行。
宁阳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孔建兵在会上作了题为《树立食品安全“风向标” 构建社会共治“大格局”》的经验介绍,详细介绍了宁阳县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式,全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新格局的优秀做法。
本次会议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指导,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和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7个省、180多个市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众多食品行业及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搭建共治平台,引领食安风尚
户外显示大屏“晒”在眼前。充分放大“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效应,在人流和餐饮集中的亿丰商圈及磁窑镇驻地,累计投资120余万元,新建户外显示大屏,实时展播餐饮店后厨加工情况,把食品安全“晒”在眼前,方便群众根据实际选择就餐,倒逼餐饮业户抓好食品安全管理,积极探索由“部门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中国食品安全报》山东记者站赴宁专题宣传报道,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餐饮外卖行业“聚”出合力。开创外卖行业共治新局面,在城区设置38处“外卖温馨驿站”和“外卖阳光议事厅”,实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饭菜加热、应急医疗、解决争端”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今年累计服务外卖人员7500余人次。举行聘任仪式聘请17名“食安哨兵”,充分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及时反馈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执法人员及时上门指导整改。《人民网》对我局经验做法予以刊发推广;“即诉通”推广“应”起民声。各商家积极参与食安共治,助力源头化解消费纠纷。我们持续开展“您反馈、我服务”“您呼我应”放心消费活动,针对近期食品安全投诉热点,指导26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业户,张贴“即诉通”纠纷解决温馨提示,方便消费者联系商家反馈问题,推行以来全县食品类消费投诉明显下降。
创新共治手段,提升监管质效
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发挥共治作用。实行“市监陪餐”制度,执法人员自掏腰包陪餐,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反馈。推行“食堂开放日”体验活动,邀请家长深度体验食堂。以召开家长会和主题讲座、设立食品安全专栏等形式,全面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聚焦明码标价普及发挥共治作用。以“明码标价、一户一牌”推行为抓手,在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开展规范提升,确保百姓“菜篮子”安全透明,指导商户统一规范设置标价牌,既实现了价格信息的透明和统一,又避免了“各行其是、私搭乱挂”的杂乱无序。全县已有2000余户商户完成“明码标价、一户一牌”规范改造,实现了消费环境和市场形象的“双提升”,相关做法在《新华财经》进行宣传推广。聚焦食安知识普及发挥共治作用。为广泛传播宁阳食安声音,我们在宁阳融媒开设“市监半月谈”科普专栏,针对群众关心关切的餐饮加工、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特殊食品、网购食品等领域,录制10期通俗易懂的科普视频,引导社会群众关注食品安全,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营造共治氛围,人人积极参与
“红黑分明”引领就餐风尚。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红黑榜”监管新模式,成立多方参与的“大众评审团”,每周推出一期“红黑榜”,用照片+文字说明上榜理由,把5大类23小项规范条件进行全面公开曝光。在宁阳融媒和微信公众号设立“红黑榜”专栏,累计发布83期,红榜商家320余户,黑榜商家150余户,“黑”转“红”商家140余户,黑榜全部整改到位。“集中销毁”震慑不法行为。举行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仪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集中销毁5吨1000余件价值8万余元的假冒伪劣食品,有力震慑和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向社会各界传递守护食品安全的信心和决心。“铁拳出击”发布典型案例。我们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领域,集中力量、重拳出击,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累计发布6期28件民生领域案件查办“典型案例”,并在“大众网”“泰安日报”“宁阳发布”等各级媒体进行公布,向食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亮剑”,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