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沙窝村幸福食堂长“火”探秘

发布时间: 2024-12-10 18:22:19 阅读: 打印 关闭

宁阳县东疏镇沙窝村在外乡贤闫超(厦门理工学院退休教授)情系家乡,造福桑梓,为解决村里老人吃饭难问题,多方募集资金,牵头举办了幸福食堂。

2023年11月幸福食堂开业之初,村里就有人说闲话“开不了多久,就会关门,吃不了多长时间”。现在幸福食堂运营一年了,不仅没关门,还越办越红“火”,赢得村里老人们的赞誉。沙窝幸福食堂长“火”的秘诀在哪里呢?

幸福食堂“零”人工。一年多的时间,村里七位长者一直在坚守,志愿服务,无私奉献,让幸福食堂绽放“夕阳红”风采! 

上午9时许,走进东疏镇沙窝村幸福食堂,62岁的村民李阿姨正在忙碌地准备今天的午饭,主食是馒头,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炖茄子。李阿姨对自己的手艺非常自豪:“做了一年了,我最了解老人的口味儿,就喜欢吃个烂糊的,谁喜欢吃什么我都清楚得很,大家都喜欢我的手艺,他们都说就爱吃我们做的饭”。11时许,热气腾腾的饭菜准点上桌,老人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唠家长里短,和乐融融。

“在食堂里像李阿姨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六位,崔先元、许月香75岁,刘永平70岁,吴明花67岁、闫现灵、王玉杰60岁,团队平均年龄为68岁,是一支标准的‘夕阳红’志愿者老人团。幸福食堂开办之初,这7位老人就自愿报名做义工,大家都是服务员、厨师,他们每天从买菜、做饭、给老人端饭、洗碗、打扫卫生,辛苦劳动,默默付出。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奉献,幸福食堂运行实现‘零’人工费,极大节省了运营成本”闫超教授介绍。

67岁的吴阿姨说:“平常儿女在外上班,自己在家也无聊,年纪大了也干不了重活,来这里给大家伙做做饭、帮帮忙,每天和年龄相仿的人唠唠嗑,时间也过得快,是我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孩子们也放心,等我年纪再大大,我做不了了,他们年轻的再给我们做,邻里之间不就是这样互相帮帮嘛。”

幸福食堂“零”房租。这个农家小院是好心村民把自己闲置的房子,无偿给幸福食堂使用。老人们在这个四合院里,犹如在自己家里一样,拉拉家常,互帮互助,到了开饭的时间,要是看见谁没来吃饭,这些老人会主动到他家里敲敲门、喊一声。对于老人来说,幸福食堂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牵挂和慰藉。

幸福食堂“账”透明。推选了两位德高望重、群众信任的老党员负责账目、采购、库房管理,购买的肉蛋奶、米面油、蔬菜等食材价格、数量张榜上墙,食堂每笔账目、每顿饭成本都公开透明,接受监督,让老人们心里亮堂明明白白。

闫超教授说:“人工、房租费是幸福食堂运营成本最大的,‘零’人工、‘零’房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账’透明,让群众信服,献爱心捐款捐物的就多了。这就是我们的幸福食堂长‘火’长‘久’长‘香’的秘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