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 12370921494321129G/2024-174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宁阳一中 组配分类 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3-02 14:50 浏览次数:

高二下学期时间比较紧,实际教学时间16周,第9周(4月26日左右)进行期中考试,要精打细算,各项工作要抓严抓细抓紧抓实,为高三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策略

1、奋斗目标。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格考合格率在95%以上;市统考前10名1人,前50名2人,前100名5人;市统考四项指标上线率保五争三。

2、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保安全、增活力、抓落实、提质量”为中心工作,秉持“秉承“尊重、沟通、服务、引领”的管理理念,遵循“强化质量目标,突出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位次提升”的工作思路,争做“学生的知心人,工作上的有心人,教学上的用心人,工作落实上的放心人”,进一步增强争先进位的意识和行动自觉,将落实进行到底。

3、管理总体策略。坚持一个追求,“每个学期都有新突破”;抓住两个支点,“给学生以尊重,给老师以尊严”;突出三个抓手,“有效德育、高效课堂、智慧管理”;落实四大工程,“阳光学生、活力教师、激情班级、幸福年级”。

二、教学工作

落实好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责任制,打造爱岗敬业、乐教善教的教师团队。工作中注意点燃激情,追求高效,落实常规,强化研究,抓好反馈。   

1、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严格贯彻执行“学科有预案,主备有底稿,讨论有声音,备课有收获,落实有效果”的总体要求。集体备课要做到“个人初备,一人主备,集体讨论,共同修改,个人复备”。

备好课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

备课时,一要备好课标。明确新导向——核心素养;掌握新要求——课堂教学由关注知识点走向关注核心素养;用“活”新课标——用新课标把握教材潜在的教学意图。二要备好教材。整体把握,理清脉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化静为动,激活教材资源。集思广益,用好教参。三是备好学生。备学生的心理特征,备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能力,备个性差异,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四是背教法。根据“四环节”授课模式要求,坚持以“学”为中心,结合教学目标和任务,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将知识问题化、情景化,设置问题链,由老师讲解的课堂走向学生思考探究实践的课堂。

2、进一步强化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落实好“四环节”高效课堂新授课和复习课模式。一是导学,即明确本节导学目标任务(问题)。二是助学即同伴(生生、师生)助学,包括(1)学习小组内探讨。(2)教师协助,学习小组探讨过程中老师巡视发现学生思维障碍等卡壳的问题。(3)资料帮助,利用好教材、教辅材料、工具书等相关资料。三是展学。主体展示,大面积参与,探究展示结果,小组代表到黑板上展示,大部分同学在练习本上展示。展示(1)思维过程(2)探究过程(3)运算过程(4)卷面书写清晰、规范、条理、美观。四是评学。(1)教师点评,(2)鼓励小组和个人展示表现和结果,(3)凝炼方法和规律当然学生归纳总结出更好,(4)提升思维,(5)训练达标。简称1345。遵循学习金字塔法则,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为中心,变讲堂为学堂,致力于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的培养,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问题。

实行“五要”“五杜绝”,限定教师“少教”。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实施“三六有效讲经”,促使教师“精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思路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

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进一步强化研究能力,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出路。

一是进一步加强教考衔接的研究;二是对典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强化学科思维训练,走出就题论题的低阶教学和训练的舒适区;三是讲过很多遍原题或类似的题,学生考试仍然会出错原因的研究。

4、进一步落实好候课制度,这是一堂好课的序曲。

课前三分钟是一堂课的前奏,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预备铃响,授课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2-3分钟带好教案、教具在教室门口等候上课。候课时,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5、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这是高效训练的保证。

学会做减法,要优选训练题目,决不能滥做题,费神费力无效。从目前的高考和课标要求来看,训练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在于你真正理解掌握了多少。

训练要体现三抓,根据目标和任务,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抓基础固根本。在新授课教学中,首先要抓好基础、夯实基础。对基础的东西,必须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理解的透、讲的清、用的上。二是抓精品训练求高效。抓好以落实单元知识为主的单元检测、以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为主的补偿练习、以串联知识避免遗忘为主的滚动训练、以知识点掌握和运用为主的专项训练、以逐步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综合检测。三是抓针对性训练求特效。强化限时练和错题重练,适度提高琢磨练和变式练。

作业要采用三维管理,避免训练内耗,提高训练的效度。限量,每天作业总量统筹控制;优组,每天布置作业优化组合;限时,任课教师建议作业时长,年级统筹管理,尤其是到了期末训练时;学科辅导开展三类课程,基础性辅导课程、发展性培优课程、自主性研修课程。

6、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

(1)遵循学习常规。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由预习-听课-笔记-复习-练习-反思等环节构成。在上个学期初步抓学习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要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督导学生学会分析试卷,用好草纸,强化规范。

(2)打造激情课堂。激情“四到”标准,手到:左手举书,右手书写;口到::张大嘴巴,振聋发聩;眼到:鼓眼努睛,目视课本;心到:聚精会神,高效记忆。

(3)落实课堂自习“八个零”要求。谁的课堂谁负责,向专注要成绩。

(4)以活动促兴趣发展。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特色的比赛,以赛促学,以兴趣激发促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6)真抓实干。愿学会学勤学,克服假学习的不良风气。

(5)学会反思。反思是进步的催化剂。反思学习态度、反思学习方法、反思单科差异、反思做错的题、反思应试心理和技巧,从反思中寻求自我突破。每天两休前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反思。激情晨读要把读悟检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三、学生管理工作

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负责制,打造能干敢干善成的班主任队伍。

1、班级管理工作基本指导原则和学生养成目标

(1)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坚持精细化管理提高工作预判性,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善于借机借力借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做工作要有温度,心里有温度,言里有温度,行里有温度,省里有温度。

(2)创造“净、静、竞”的学习环境,建立“敬、亲、畏、信”的师生关系,培养“诚信、笃学、求实、争优”的年级风气,培养“阳光、自信、自律、勤学、善思、好问”的高中生。

(3)班主任脑子里有事(主动),眼里有活(追乎其上,得乎其中,定位要高标准要明。不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不能满足于差不多),心中有数(知风险,守规矩,守底线,工作了然于胸,放心安心牢靠踏实),手里有法(虚心学习,善于研究,有效解决),落实有果(有回应有反馈),节奏要快(不观望不等靠不拖拉)。

2、学生管理的基本载体和工作途径

(1)以“三三四五”活动统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同学之间开展“三比”活动求发展,即比勤奋、比善思好问、比进步,培育“刻苦、求真、善思、好问”的学风;

宿舍开展“三比”活动争创文明宿舍,即比纪律(自律)、比整洁(自爱)、比学习(自强),培养良好的作息环境;

班级激情两操开展“四比”活动培养精气神,即比到位(紧张)、比口号(气势)、比队形(合作)、比人数(凝聚力),培育激情校园;

班级开展“五争”活动争创一流班级,即卫生争一流、纪律争一流、集体活动争一流、学风争一流、成绩争一流,培养力争上游、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一中精神。   

(2)注重榜样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新课程和新高考理念下,积极培养学生典型。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赶、超优生的欲望,通过方法指导,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信心。

(3)加强年级团队、班主任团队与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建设和融合。一是督促班主任重视专业阅读和理论学习,做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守法班主任。二是制定完善同单元、同楼层班主任、年级联动制度,真正实现团队内部的协同化。三是及时组建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做好自主管理。四是尝试班主任管理团队和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分工、协作。五是及时反馈学生管理日常信息。六是抓好不落实的人和事。

(4)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提升学生“三自”能力。一是开展系列化主题教育。二是落实“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班级事务责任制和值日班长制度。三是引导学生做一个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网络文明的自律者,有他律走向自律。四是继续推行学生思想工作“2+1”工作法。建立团结向上的班风和学风。

(5)家校联合,同向共育。一是适时分类开好家长会,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家校共育工作。二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让家长进教室、进办公室、进宿舍,强化监督和服务的职能。

(6)坚持底线管理原则。对带手机进校园、校园欺凌(打架斗殴吸烟喝酒)、男女生非正常交往、考试作弊等行为实行红线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摩擦。

(7)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理想前途教育,拥有家国情怀,进一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认知水平和人生选择、奋斗平台、资源、幸福人生密切相关;要有大格局大胸怀;进一步摸准学情和教情,查找问题,分析查找制约发展的症结之所在;从努力进步中进一步树立信心,从困难中看到希望,敢想敢干,一切皆有可能。

四、优生培养和边缘生工作

1、落实“高峰计划”,做好尖子生培养工作。

秉着多关注、少干扰的务实方式,固本强基,循序渐进开展工作,提高名优生的数量和质量。一是以705梯队建设为中心,从知识储备、心理状态、意识品质、智力能力等各个方面,分析学生的优势、劣势、丢分点、增长点、发展点,落实一生一案要求;二是把“严、细、紧、实”的要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培养优秀生重细节、重过程、重积累、重规范和敢于较真勇争第一的意识,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借助社会资源,解决师生发展瓶颈问题;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豁达开朗的性格。                       

2、狠抓边缘生成绩提升工作。

第一是进一步加强班级团队的边缘生结对子工程,要做到“五面”和“四紧盯”,即计划面订、自习面辅、作业面批、试卷面析、方法面授;紧盯目标、紧盯基础、紧盯规范、紧盯时间。第二是学科课堂教学中切实降低教学起点,最大可能的加大关注面,推进上线生梯队建设。第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取舍,引导边缘生在其最近发展区用功,不贪多,不眼高手低,把应知应会的知识变成得分,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务实努力,把精力用在能得分的地方。第四是关注边缘生思想和心理变化,特别是特殊家庭学生群体,进一步唤醒激发其发展的内驱力。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四项制度落实。

一是落实好年级组成员包学科和包班级制度,确保学校和年级要求落实到位。二是每周召开好年级成员会、备课组长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周前会,对一周重点工作进行布置和反馈,坚持问题导向,严抓不落实的事和不落实的人,激浊扬清,凝聚发展力量。三是落实好年级成员带班值班制度,第一时间反馈检查信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是落实好全员育人导师制,根据网格化管理要求,一“网”打尽,陪伴学生成长。

2、强化过程提醒。

平时做好谈话交流提醒工作;每一次月考或市考后,对同一组合中成绩落后班级班主任谈话;同一班级,其他学科成绩都比较好,对拉后腿的学科教师谈话,帮助其分析问题找原因想办法。对教学质量好的班主任、备课组长、学科教师进行奖励,并把过程性教学质量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对有严重教学事故的、评教不理想的的、社会声誉不良的进行重点提醒。

3、坚持底线思维。

政治上讲敏锐: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

行动上懂规矩:不踏线、不出格、不侥幸。

工作上出业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评价上讲实绩:教学成绩是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

班级管理、学科管理、个人教学各司其职,休戚与共,让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牢靠放心。

2024年2月21日


信息来源:宁阳一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