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胜 夏侯建
夏侯胜,字长公;夏侯建,字长卿,二人为同族兄弟,均为著名经学家。西汉宁阳侯国(今宁阳西部)人。《汉书》有传。
夏侯胜少孤好学,年轻时跟其族叔、经学家夏侯始昌学习《尚书》及《洪范五行传》。后来又师从简卿、欧阳生等经学家,学问日渐精深,开创了今文尚书学的“大夏侯学派”。他被朝廷征为博士、光禄大夫。当时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昌邑王刘贺继位。刘贺昏庸无能,耽与享乐,经常出游打猎。一次,夏侯胜拦住乘舆进谏:“天久阴而不雨,象征臣下有谋上者,陛下怎么还随意出宫呢?”刘贺很生气,认为他是妖言惑众,令人把他捆起来从严惩治。大将军霍光得知此事,宽恕了夏侯胜,并未做处置。十几天后,霍光等人上奏太后,废黜了昌邑王,拥立汉宣帝刘询。霍光考虑到太后需过问政事,应该了解经术,建议安排夏侯胜向太后讲授《尚书》。夏侯胜因此升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
夏侯胜为人刚直,不唯上命是从。汉宣帝即位后,欲为汉武帝立庙,令群臣讨论。群臣均无异议。夏侯胜却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可见在他看来,“德泽于民”要比开疆拓土重要得多。尽管夏侯胜的抗争失败,自身也因此下狱,他仍表示: “议已出口,虽死不悔。”本始四年(前 70),关东一带四十九个郡发生地震,导致六千多人死亡。汉宣帝大赦天下,夏侯胜得以出狱,任谏议大夫、给事中。一次,汉宣帝单独召见他,他却把皇上私下说的话传播了出去。汉宣帝听说后责备他,他说:“陛下说的话很好,我才传扬出去。当初尧帝的话传布天下,至今传诵。臣以为您的话可传,才故意传播的。”汉宣帝于是释然。此后朝廷每有重大议题,汉宣帝怕他不能畅所欲言,还专门交待说:“先生有什么高见请尽管直说,不必顾虑从前的事。”疏广、疏受因年老请辞后,汉宣帝让夏侯胜担任了太子太傅,也让他的同族兄弟夏侯建担任了太子少傅。二人在教授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过程中,尽心尽力,受到了好评。夏侯胜九十岁辞世时,太后为其穿素服五日。汉宣帝赐夏侯胜陪葬于平陵。
夏侯建,字长卿,夏侯胜同族兄弟。他师从夏侯胜、欧阳高学今文《尚书》,但他不固守一家之言,后又从诸儒问学“五经”,自成一家之学,成为西汉今文尚书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汉宣帝时,立为博士,官至太子少傅。
夏侯胜、夏侯建解经著作今不传,但他们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影响被历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