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 山
鹤 山 朝 阳 洞
鹤山又名麒麟山,位于县城西北,鹤山乡中部,海拔252.6米。石灰岩山体,植被繁茂,树木林立,石奇景美。远观此山,如松鹤一般,主峰为松鹤之首,两侧各有一侧峰对称,与主峰相依偎。 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鹤山,峰峦秀举,势如飞鹤。”山以形得名。又记:“东北石壁屹立,土名虎洞,内镌佛像。雍正十二年十二月三日产麟于山之西麓,卿云丽宵,经时不散。清人刘儒镔《虎洞记》略云:鹤山东偏壁立千仞,忽现一洞。洞口二尺许,屈身而后可入。广不满二尺,深约六尺,正面石上镌一佛像,石几、香炉具备。天将雨,佛身如有汗出,香炉水盈不溢,土人以为雨征。折而北,壁缝隘甚,侧身入,乃阔如夏屋,其上无际,不止数十仞。窅然深黑,灯烛俱不燃,惟燎柴可照。洞前有二碑:一建于前明天启,一建于国朝乾隆。名为虎洞,祈雨辄应。又有石碾一、石臼一,或以为昔人避寇之用,理或然也……”。 山上古迹众多。山顶上有“九九石”等充满传奇色彩的奇石,据传人们用手抚摸后,能祛病免灾,延年益寿,活到九十九岁。山顶主峰周围有古时屯兵扎寨留下的旗杆窝,寨墙遗迹清晰可见。山腰处有朝阳洞、老虎洞等洞穴。屈身可入的老虎洞,有金元时期的三头六臂佛造像,雕刻异常精细,观音菩萨慈善的形象极其逼真,堪称艺术珍品。可惜的是,该雕塑局部在“文革”中遭到破坏。朝阳洞内还有古人刻的石桌等。登鹤山凭高北望,大汶河在不远处,水天之际,波光粼粼,更增添了无限情趣。从古至今,诸多游客涉足此山,更有名士墨客吟咏酬酢,留下了不少诗文,为秀丽的鹤山增添了许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