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MB28582702/2024-1877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教育和体育局 | 组配分类 | 校园安全管理 |
动漫音视频解读:关于《宁阳县2024年度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解读材料
为切实保障全县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未成年学生溺水事故发生,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意识,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全面压实教育、管理、 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 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扎实有效做好各项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
二、工作重点
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未成年学生中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5月至10月特别是暑期、节假日、炎热天气等溺水事件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溪流、河塘、坑坝、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切实做到宣传教育全覆盖、警示标识全覆盖、隐患排查全覆 盖、巡查管控全覆盖,筑牢防范学生溺水屏障。
(一)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园区)( 以下简 称镇街园区)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学生防溺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溺水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形势,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要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主动作为、积极履责,统筹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加大重点时段、重点水域 巡防频率,以点带面,提升预防溺水工作实效。防溺水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要自觉参与,整合力量,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 要组织社区村委会动员居民村民积极参与,织密织牢防范网络。
(二)做好水域物理防护。各镇街园区要加大防范未成年学 生溺水经费投入,有针对性地配强物防设施,要对曾发生溺亡事 故或易发生落水事故的重点水域,实施物理隔离。要加强巡查力 度,特别在学生上放学时间、节假日、暑假期间和高温天气等重 点时段,落实全天候值守巡查,根据水域面积合理设置巡查值守人数,确保每一段、每一片水域都有巡查值守责任人,并做好巡 查值守记录。
(三)强化镇街属地管理。各镇街园区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压紧压实政府属地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 抓落实。各镇街园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分管 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一线督导,对溺水安全隐患紧盯不放、跟踪问效。要实行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内的未成年学生、水域实行 专人包靠,对特殊群体学生加强日常教育监管和入户提醒。各村 居(社区)要建立未成年学生看管员、水域看管员制度, 因地制 宜设立巡逻队伍,携带简易救生设备做好日常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劝离近水人员,确保看人、管水全覆盖。
各镇街园区和有关部门,要立即明确一位分工领导和政府联 络员,便于今后工作沟通协调。请各单位将《全县预防未成年学 生溺水工作联络信息表》(附件 4)签章后,于5月31日前报教体局,邮箱:nyajb88@163.com,同时报送县安委会办公室,邮箱:nyxawhbgs@126.com。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公共安全宣传教育,让广大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了解涉水风险和危害,掌握预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要充分发动村居、社区的力量,通过流动宣传车、喇叭广播、海报专栏等形式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营造防范未成年学生溺水浓 厚宣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在当地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 剖析溺水事件案例,普及自救、互救知识;通过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客户端等新媒体刊发相关提示警示信息,切实增加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各教育学区和学校要建立学校和家长(委托监护人)之间畅通的联系方式及关爱帮扶体系,充分利 用家访、微信、QQ 群等方式,不定时向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 发送防溺水安全提示,提高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预防溺水的 警惕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 做到防溺水安全常抓不懈。
(五)全面组织排查整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 谁负责”“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组织力量对辖区所有可能 发生溺水事件的河流、湖泊、水库、水渠、水塘、采砂坑、渔塘等水域全部摸排,建立档案,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落实水域“ 四 个一”设施设置(警示标牌、硬质隔离设施、宣传条幅、简易救 生设备) ,鼓励将溺水事件高风险水域纳入视频监控范围。要督 促水域主体责任单位采取安排专职队伍、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 方式,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监督管理队伍,坚持关口前移、早做 防范,在易发溺水的重点时段、重点地段,加强监督管理。要对 隐患动态清零,形成常态化排查、即知即改的长效机制。
(六)探索开展“政府带娃” 。工会、团委、妇联、教育等 部门,要充分利用学校、社区文化中心、 乡村复兴少年宫及各类 企事业单位资源,探索开展“政府带娃”,鼓励学校教师、发展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等,积极开展暑期托管活动,让青少年学生有 管护、有去处,防止其到危险水域玩耍活动。要在暑期托管中广 泛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法治宣传、心理健康讲座等关爱服务,增强青少年学生安全防护意识。要给予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以更 多的关心关爱,掌握青少年儿童下水游泳活动规律,向村居、社区提出治理防范对策。各社区村居要加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关 爱,对监护人缺乏监护能力的,通过成立互助小组等群众组织, 加强相互帮扶和监督提醒,组织动员全社会关心未成年学生生命 安全。
(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前做好处置溺水事故各项准备, 添置必要救援器材,全面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完善、细化溺水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 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及处置工作。要加强联 防联控,充分发动基层和社会力量,全面加强涉水安全监管和防护,及时发现险情、消除险情。坚决防止因出警不及时、处置不果断而耽搁救援时间,造成不良影响。一旦发生溺水死亡事故, 要第一时间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妥善处置,严防发生次生事件。
三、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5 月 31 日前)。启动防范未成年学生溺水专项行动,开展应急救生和安全防护设施捐赠活动。各镇街园区、 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细化本辖区、本部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工作措施等内容,全面动员部署做好 防溺水工作。
(二)排查整治(6 月 30 日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持续对所属区域水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水域所属地方、单位、责任人、安全隐患、基础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警示标识、救援装备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逐一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的每一处水域要标注具体排查人和排查时间,写明隐患情况。建立隐患销号制度,坚持挂图作战, 以各镇街园区为单位,对前期排查出的安全隐患,逐一落实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做到 “整治一个、销号一个”。
(三)督导检查(5—10 月)。建立“现场督查—问题通报—隐患整改—动态跟踪”防溺水督查机制,县防溺水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组建督查组(督查片区划分详见附件 3), 以“ 四不两直” 方式每月至少开展督查 1 次,查隐患、严整改、抓落地,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各项活动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总结提升(12 月份)。各辖区要及时总结梳理工作经 验和特色做法,形成防溺水工作总结报告。坚持制度创新,标本兼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激励、鞭策效能,将未成年学生防溺水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切实增 强维护未成年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迅速行动起来,强化工作措施,推动防溺水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健全辖区和部门间联合检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打好防溺水工作人民战、总体战、攻坚战,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落实的良好 氛围。要研究制定本辖区、本部门预防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的具 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活动落地落实落到位,并取得实际成效。
(二)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各镇街园区要加大防溺水 风险隐患整治、安全宣传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将开展全面排查与专项行动、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学生教育与家长培训、明确监护责任与提醒督促落实相结合,确保防溺水各项活动 有力度、有实效。各级宣传、教育、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等部门应依据各自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强化 措施、履职尽责,保障并加大经费投入,对各类水域安全设施配 备、安全监管员巡视员劳务支出、应急救生队伍建设培训、应急 救援演练及预案建设等工作给予重点支持。
(三)强化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防范未成年学生溺水工作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防溺水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级各部门开展防溺水专项检查和应急演练。要确保防溺水的各项物资储备充分,各项工作扎实到位。县督查组将对各镇街园区、各有关部门预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 督导检查,对重点水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未按期完成任务的,一律予以通报批评。要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涉及未成年学生的溺水伤亡事件及时报告、妥善 处置。对履行防溺水职责不认真、部署防溺水工作不及时,造成 溺亡事故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