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349576F/2024-175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统计局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解读) |
为全面了解宁阳县“新农人”发展情况,近期,宁阳县统计局走访县农业农村局,并对20个“新农人”经营情况开展了走访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新农人”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政府部门在扶持保障“新农人”方面制定多项优惠政策,“新农人”产品效益稳定,但在创业经营过程中也存在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电商营销有待加强等问题,政策支持仍需长期、精准发力。
一、“新农人”发展状况
(一)“新农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参与调研的“新农人”涉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返乡创业大学生和休闲农业经营者,经营活动包括粮食生产,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销售,以及畜牧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50%的是家庭农场经营者,10%的人是返乡创业大学生,40%的人投身农业创业10年以上,35%的人投身农业创业2-5年,他们在成为“新农人”之前,有50%的人在家务农,20%的人是民营企业职工或自由职业者,有2人是返乡创业农民工。
(二)乡村新业态新前景,“新农人”年轻化。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考察时表示,“现在农村就需要年轻人回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被逐渐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兴起。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科技化、模式化、规模化、社会化”为特征,有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新农人”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其中36-45岁的有10人,46-60岁的有7人,35岁以下的有3人。查文冲是宁阳县东庄镇西韩家庄村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他于2011年选择回乡创业“种田”,今年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300亩,是东庄镇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查文冲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行科学管理,寻求新突破,于2016年成立了宁阳县金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农田耕、耙、播、收等机械化服务。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正是小麦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查文冲带领金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到农户田间操作植保无人机,给冬小麦开展病虫草害防治作业,查文冲介绍说,“植保无人机一次可以载40公斤生物农药,它产生的风场可以把麦苗打透,打到底。比人工喷洒更省力,作业更有效率。今年有2万亩地要喷洒农药,使用无人机,每天可以喷洒农药1000亩左右,我们合作社有四台无人机,大概四五天就能完成!”合作社现有植保无人机、收割机、拖拉机、旋耕机等农用机械100余台(套),大大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三)“新农人”领跑乡村振兴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从调研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有60%的“新农人”与小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25%的新农村采取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小农户的经营模式,20%的采取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小农户的经营模式,15%的采取了公司(企业)+合作组织+小农户的经营模式。李帅,是宁阳县乡饮乡韦周村返乡创业大学生,在乡饮大家都亲切称他为“大姜哥”。他于2016年回乡创业成立宁阳县帅先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纳社员150余人,带动就业300余人,农户月增收近2000元。他发展宁阳县内外生姜3000余亩,每亩产量达到1.5万斤以上,产品销往济南、青岛、潍坊、济宁等地区,成为周边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样板示范基地,实现了生姜的规模化种植,起到了巨大的产业带动以及辐射效果。李帅的事迹先后多次被大众网、齐鲁网等媒体报刊报道,为泰安市“五乡”人才重点培树典型。
(四)政策发力,金融扶持,多方助力“新农人”发展。近年来,宁阳县凝心聚力扩市场、促转型,成立现代物流业指挥部,泰安现代公路港一期、恒信铁路物流园项目竣工运行,早天下冷链交易基地完成主体建设。“智慧物流+交快融合”项目入选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宁阳县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齐鲁富民贷”,与银行部门设计开发3套产业发展专项贷款产品,支持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2023年“鲁担惠农贷”新增555户、放款3.4亿元,累计放款4094户、20.7亿元;“齐鲁富民贷”新增1204户、3.3亿元,累计放款2029户、5.3亿元,位居全省第二,2023年1月在全省“齐鲁富民贷”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2023年11月2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业农村情况交流》(2023年第37期)刊发《山东省宁阳县:让“齐鲁富民贷”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对我县“齐鲁富民贷”工作经验进行全国推广。
二、面临的困难和短板
(一)资金紧缺。在调研中发现,50%的“新农人”认为创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缺乏,75%的“新农人”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或农村金融借贷。“新农人”发展过程中,资金紧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新农人”由于资金不足,无法扩大规模,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市场营销资金。在20户参与调研的人中,有8户不准备扩大经营规模,而资金有限、农资用工等成本高是他们的主要顾虑。这导致了“新农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直接影响到了其发展速度和效益。
(二)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足。出缺乏资金外,缺乏管理人才和缺乏信息是“新农人”在创业经营中面临的另一层困难。在生产经营过程的需求中,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技术指导占了45%,其次是市场开拓指导和网络营销指导。在“新农人”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新农人”在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他们希望能够接受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实际经营。
(三)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薄弱。参与调研的20个“新农人”7家有自己的品牌,17家由稳定的销售渠道,6家拥有电商,但点上销售占比明显偏低,占比70%以上的仅有1家,10%-30%的2家,10%以下的3家。华丰镇北故城村的“新农人”徐志申最近非常忙碌,他的大棚葡萄采摘园正迎来采摘旺季。从2011年起,徐志申建设了8个大棚种植葡萄,目前已经达到12个,占地面积约10亩,种植了夏黑、红提、黑芭、蜜光等4个优良葡萄品种。在调研中徐志申说,因为葡萄品质较好,又都是大棚采摘,自己的产品售价高于同类市场价格1倍以内,价格一般在40元/公斤。葡萄的出售多依靠周边县市区游客的采摘,自己也拓展了网上销售,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抖音视频,但效果并不理想,销售占比在20%左右。大棚葡萄的采摘期是有限的,为此他也很期待网络营销指导。
三、相关建议和期盼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扩大新型经营主体的有效担保物范围,开展保单质押、设施抵押、企业担保等多种抵押质押方式,为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贷款,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金融服务。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将扶持资金切实投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轻投资压力,弥补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二)加强新农村电商人才队伍。吸纳并培育一批文化素养高、创业意愿强、热爱农村事业的优秀“新农人”,建立“新农人”储备库,同时从本地或是其他省市电商带头人中选聘“新农人”创业导师,探索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导师结对帮扶机制,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开展“新农人”学习培训。依托宁阳县数字经济集聚区、阿里云数字经济产业园、董先生集团、“智慧物流+交快融合”等项目,邀请经验丰富的农村电商专家、主播达人采用现场模拟、实训演练等方式,组织开展电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新农人”经营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