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235042C/2024-179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司法局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宁阳县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加快推进和不断深化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强化支撑,努力打造立体化的现代化服务平台
1.县乡村平台全面覆盖。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优化升级窗口布局和人员配置,提供“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并推出“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等服务,切实实现群众“只进一个门,只跑一次腿”。在乡镇(街道),将公共法律服务站建设与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行“站所合一”,进一步推动镇街层面法治赋能转型升级。在村(社区),择优选派80余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充实到全县580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
2.专业性平台精准辐射。在县审批局设立不动产公证业务服务窗口,拓展“公证继承+不动产”联办服务,2023年为群众免费办理400余件,节省群众支出170余万元,深受群众认可。在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老龄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单位(部门)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个,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案件,择优指派,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援助,不断满足群众的公共法律需求。5月21日,泰安市首家商圈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复圣云谷商圈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在我县揭牌成立,融入律师、公证、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元素,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治化保障。
3.信息化平台高效运行。整合“12348”“5621148”法律服务热线,并入“12345”政务服务热线,安排专人负责热线登记、咨询解答、办理反馈等工作,为群众提供完整的闭环式服务。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宁阳法律通”作用,每年发布100余期,涉及新修法律、以案释法等内容700余条;积极推广“法援在线”平台,依托智能服务终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律师、法律工作者少跑腿;综合运用好“互联网+”“双随机、一公开”“移动监管”等数字化平台,加强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管及公示,为群众提供更加透明的法律服务行业信息。
二、党建引领,从严锤炼高素质的法治服务队伍
1.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县4家律师事务所,有1家单设党支部,其余3家成立联合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律所“三重一大”事项均由党支部审核。整合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力量,创新推出“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能提升”的两所共建路子,磁窑法律服务所党支部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党建示范点。创新“司法行政+金融”党建工作新模式,与宁阳农商银行开展党建共建,引领“银行+公证”机制创新,为我县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深入加强执业人员规范化管理。强化教育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常态化组织开展执业培训。及时通报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以个案规范类案。建立审查制度。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人社局出台《全县法律服务单位统一使用<指派函>的规定》,对代理案件全流程审查,杜绝私收案私收费。注重系统处置。推行“行政+行业+自律”管理模式,针对代理纠纷优先进行调解,对于违法违规律师、公证员、法律工作者予以严格处理。去年,我县承办了“全市律师执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并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3.持续汇聚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榜样力量。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去年有4人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累计有22人持有相应证书,法治服务更加专业;“十四五”以来,有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1人被评为“山东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鼓励法律援助专职律师直接办理或参与各类重大疑难案件,充分发挥其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贴民心的示范作用。立足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新社会阶层定位,依靠专业法律优势积极发挥作用,全县法律服务行业有1名市人大代表、1名市政协委员、1名县人大代表、2名县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期间,围绕法治建设、社会治理、营商环境、乡村振兴等,共提报市人大议案建议1个、市政协提案建议22个,县人大议案建议1个、县政协提案建议19个。去年,我县有3名律师分别被评为“山东省职工信得过律师”“泰安市优秀法律援助律师”“泰安市最美女律师”。
三、创新形式,不断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法律服务
1.“法律援助+社会组织”模式创新突破。优选3家社会公益组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辅助开展延伸帮扶,同心同向提升法律援助知晓率,拓宽困难群众受援渠道。《古稀老人抚恤金纠纷 法律援助温情来化解》被评为全省“十佳法律援助案例”;去年12月,县法律援助中心被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确定为“全省公益普法联系点”。
2.“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有效覆盖。在财政相对困难情况下,县司法局积极对接争取,累计兑现法律顾问补贴518.67万元,保证其落实“1471”工作机制的积极性。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县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专项整治法律服务工作手册》,压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农村“三资”清理的责任,让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延伸到社会基层。
3.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加快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个,省级7个,市级230余个,培养“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1800余名,相关经验入选司法部案例库。创新开展“322”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平安法治校园建设,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担任法治副校长15人、法治班主任52人。二季度,宁阳县司法局先后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进会、全市“八五”普法暨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
4.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不断完善。“复议+调解”见行见效。去年以来有68件行政复议案件以调解、和解方式结案,占比39.31%。商事调解工作稳步推进。设立诉讼仲裁衔接工作平台,建立起商事案件“诉讼+仲裁+调解”一体化解纷机制;指导县工商联成立了宁阳县土特产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行业性争议前置处理。“警司”联调机制升级完善。“两所一枢四联”化解矛盾机制被市司法局推荐参评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