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 12370921MB2854464Q/2024-203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宁阳县中京实验学校 组配分类 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宁阳县中京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9-03 10:11 浏览次数:



  

宁阳县中京实验学校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教导处将依据县初中教研室相关要求和学校工作部署,扬长避短,打造“备、教、批、辅、考、研”一致的教学管理新格局,为我校质量提升提供源动力。

一、工作目标

1.确保课程开设规范出亮点

2.确保教学管理精细有实效

3.确保双学课堂优化成自觉

4.确保教师素质提升促成绩

5.确保学生热爱学习提动力

二、重点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本学年学校以规范教学常规和学习常规为基调,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双学”课堂深化为突破,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为重点,强化教师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深入实践探索,优化完善评价制度,牢牢把握教学质量提升主线,构建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本学期重点工作如下。

明确质量目标强化过程监控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紧盯县初中教研室评价方案,依据我校各年级实际情况,确立各年级质量目标,将目标具体到年级,分解到班级备课组及任课教师。

加强质量过程监控:课堂限时作业,学生学习日结;每周进行周清,批阅反馈防遗忘;单元检测及时进行,构建知识逻辑网络;每月质量检测,阶段性总结寻对策;期末动员提士气,达成目标争进位。

深入推进“双学”课堂教学改革

上学年我校开展“双学”课堂研标、立标、学标、达标”活动,分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构建契合新课标理念的“双学”课堂“两线六步”教学模式,即(导学、)自学、共学、展学、助学、评学、创学,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有力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稳步提升

本学年,我们将在上学年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双学”课堂教学研究走深做实,针对课堂教学逐环节进行专题研讨,强健课堂实施的链条,提升课堂效能。指导全体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刊物、专著等方式学习以上教学环节方面的理论,并指导大家的教学实践,通过公开课进行尝试,随后研讨改进,清晰各环节的实施,把握教学实质。

规范优化作业设计,减量提质重反馈。

学校进一步严格执行作业管理制度确保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丰富作业形式,要求每学科每月至少要有一次兼具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特点的作业。

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充分发挥学案在学生学习中的导学、训练作用,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同时,精选训练题目,提供学生自学中和课堂中动笔书写、当堂训练的载体,让学案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支架,教师要在课堂前查利用学案自学的情况,课中通过学生自批、互批的方式,课后通过教师抽查的方式,真正将学案作用落到实处。课后书面作业,除各科作业本之外,我校今年依规选用上级推荐的评议教辅,一科一辅,不求量大,不泛泛布置作业,要求教师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四)因材施教强化辅导管理。

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精神务教育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焦虑我们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优秀生600分以上、A+和A等级学生各层级临界生、学困生分类建立辅导机制,按照课程化思维推进各项辅导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教师、有备课、有组织、有评价将辅导工作纳入到教师的工作量化之中。

对于优秀生的培养,学校对标县教科研中心《全县初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意见》,制订学校优生培养方案,分年级建立优秀学生档案,建立优生导师团,实行优生学月会诊制,定期召开优生导师研讨会。分年级开发优秀学生辅导课程,辅导内容符合学科和学生特点,活动开展扎实,有培优目标、有课程载体、有实施过程、有时间保障、有效果诊断,避免培优活动的随意性。

五)全面实施教师素养提升系列活动。

本学年,学校全面实施教师素养提升活动,活动以明确标准规范为先导,以教师积极行动、全体参与为基础,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评比比赛为主要措施,让教师在练、用、展、赛中提升综合素养。达标提升活动包含新课标素养测试,作业设计,教学设计,跨学科案例,中小学一体化衔接案例、解题析题、课堂教学等活动,活动同步启动,跟踪检查督促,合理规划活动时间。

(六)统筹规划面向学生的学科特色活动。

各教研组根据学科内在需求,结合上级要求和各年级学生特点,学年初统一规划本学科各年级特色活动。学科活动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和综合性,如语文书法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读书分享会,数学几何证明竞赛、思维导图手抄报,英语书法、拼写、情景剧比赛,化学方程式书写、自制净水器比赛,道德与法治学科礼仪讲座、征文、手抄报、演讲等比赛,地理学科的太阳系手工制作、地球模型制作等,生物学科的显微镜操作比赛等,这些活动趣味性强,学生参与面广,营造了积极学习探究的氛围。

(七)深入研讨中考试题。

加强考题研究。组织老师们做中考题、期末考题,并开展考点统计与分析工作,进行高频考点试题的汇集工作。瞄准考试导向,精准训练,组织教师进行“下水考试”,感受学生应考状态,制定、指导学生应考策略

三、具体措施

教导处着眼管理提升,实现闭环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以落实保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质量主体,完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

明确各质量责任主体:校长对学校教学质量负总责,各级部主任为年级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为学科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教学领导是全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二)进一步细化规范要求,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修订常规教学管理制度,针对课程、课堂、备课、作业、辅导、测试、教研、学科活动等健全和修订各项管理规范和细则,明确质量和数量要求,让教师做到有法可依针对各学科教学常规检查由于评价主体不一致,标准把握不统一的问题,学校补充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抽样核查制度》,由教导处相关人员对各学科检查结果随机抽查,验证检查是否准确真实;补充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集体评议制度》,常规检查一般是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打分评价,虽然学校有统一的评价量规,要求检查采取先定性分等(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人数基本相同,每个等级都有统一的打分范围)再量化赋分的方式,但是会出现一等人数过多、打分过高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订“集体评议制度”,如果哪个教研组长觉得本学科某项常规材料都做的非常好,所有人都应该是一等或者都可得到更高的分数,就由所有教研组长共同评议,表决是否属实和得到较高分数。最大限度保证量化检查的公平公正。

(三)健全教学常规反馈机制,加强教学质量过程调控。对于教学常规检查,年级检查利用年级周例会及时进行反馈;教导处检查,由各教研组长组织按教研组分别进行反馈,教导处对反馈会进行检查,督促执行确保效果。

继续加强课堂达标、周清、月考等过程性质量监控课堂达标年级要每周每位老师必查,教导处抽查;周清备课组统一,年级每周必查,教导处抽查。当堂达标、周清年级每周一反馈,教导处随查随反馈。

月考由教导处协调,各年级具体组织;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导处统一组织。每次考试后试卷批阅、成绩统计不过周,及时召开班级、教师成绩分析会和学生表彰会,各主体及时改进学习、教学、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升学习、教学效率。

(四)改进完善评价,实施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师生评价。

上学年末至本学年初,学校组织校领导、教导主任、年级主任、教师代表一起多次讨论修订教师考核方案,于2024年十月形成定稿。教师考核方案作为评优选先、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其侧重点就是教师的工作导向。我校本次修订的方案突出了教学常规、教学成绩、班主任年级主任工作量等方面,定会进一步激励教师加强班级管理、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成绩。

加强学生评价,建立学生整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纳入到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档案与正新少年等学生评先选优对接

(五)完善教师培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本学年学校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师素质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培训方式为抓手,通过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担当、专业素养创新精神,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们以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以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职业幸福感为目标。

内容涵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讲话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各学科2022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依据等学科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线教学平台使用、教育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行动研究等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思维训练、跨学科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创新能力培养,心理健康、艺术鉴赏、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综合素质提升。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并重、个性化定制培训、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相结合、名师引领等丰富培训方式。

我校青年教师较多,仅初中参加工作不足两年的教师就有12人,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今年继续开展“青蓝工程”。目的就是营造学习型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或骨干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力量。同时促进老教师接受新思维,新技术,跟新教育理念,适应教育发展趋势。

举行青蓝工程启动仪式,师傅双方签订协议书,明确各自职责,开展各项活动:师徒共同学习新课程标准,徒弟教师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教案设计、规范作业设计批阅,相互听评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开展过程中跟踪考核,学年末进行评价,颁发物质奖励。

举办读书节,举行教师好书推介会,定期举办读书沙龙、亲子共读活动。实施大阅读教学,规范阅读课实施。营造读书氛围,培养阅读习惯,打造书香校园。

四、活动安排

月份

备注

九月

1. 召开全体教师会,传达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 调整教研组和备课组,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传到学校教研工作计划,指导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工作计划。

3. 启动深入推进“双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针对课堂教学逐环节进行专题研讨,通过网络、教学刊物、专著等学习课堂教学各环节的理论和实践,通过公开课进行尝试,随后研讨改进

4. 研讨制订优生培养方案。

5. 参加共同体第一次活动。


十月

1. 进行第一次常规检查。

2. 进行第一次月考。

3. 启动青蓝工程。

4. 组织共同体第二次活动。

5. 各教研组开展学科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热爱本学科学习。

6. 各教研组组织开展新教材校本培训。


十一月

1. 教研组组织读书活动论坛,重点研讨课堂教学导学、自学环节设计和实施。

2. 对青蓝工程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反馈。

3. 参加共同体第三次活动。

4. 进行第二次暨期中常规检查。

5. 组织期中考试。


十二月

1. 进行第三次常规检查。

2. 组织第三次月考。

3. 举行教师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比赛。

4. 开展“双学”课堂逐环节研讨,重点开展“共学”、“展学”环节研讨。


一月

1.组织复习迎考教研。

2.进行第四次常规检查。

3.开展“双学”课堂逐环节研讨,重点开展“助学”环节研讨。

4.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分别进行教研工作总结。


 

 

 

O二四年九月

 


信息来源:宁阳县中京实验学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