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社会组织风采之三——“爱家处处爱大家”

发布时间: 2025-01-22 18:42:11 阅读: 打印 关闭

一、社会服务彰温度

宁阳县爱家社会服务中心于2016年12月在宁阳县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的社工服务机构,开展青少年儿童、老人、残疾人、社区营造等各类社会工作项目,中心累计开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场次,服务城乡居民5万余人次、开展公益项目19个,发动志愿者12000余人次,行驶里程100000余公里,实施精准救助1000余人,涵盖全县13个乡镇(街道)、30多个社区、400余村居。社工和志愿者的脚步遍及宁阳县各个角落,活动的开展受到了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多项殊荣显深度

中心先后荣获“团中央三星级公益项目”、“中国社会工作老年服务案例”、“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山东省优秀儿童之家”、“山东省青年社会组织服务案例”、“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优秀项目”、“泰安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泰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泰安市最佳儿童关爱服务社会组织”、“泰安市最佳养老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度宁阳县优秀社会组织”、“宁阳县最美助残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心理事长付云龙被评为“2022年第五届齐鲁和谐使者”,2024年3月份,被聘为山东省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委会)委员。


三、项目推进有广度

(一)乐邻厨房解“瓶颈”

宁阳县葛石镇杏山村位于宁阳县中部杏山脚下,总人口1110人,70岁以上老人111人,其中孤寡、空巢、困难老人54人,失能老人12人。通过对老人逐一走访调研,确定为50名70岁以上孤寡、空巢、困难老人进行助餐。为满足困境老人就近、便利的用餐需求,中心与杏山村两委研究、协商后达成一致,决定启动“乐邻爱心厨房”农村老人助餐项目,为就餐困难的困境老人提供就餐、送餐服务。2024年共服务就餐21350人次,送餐服务2230人次,开展公益活动12次,参与志愿者300余人,组建一支15人的村志愿服务队伍。“乐邻爱心厨房”项目被国家级及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二)帮扶残障仁心厚

中心聚焦不同程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全力打造“如康家园·向阳花”残疾人就业宁阳模式,通过“就业一个人、幸福一个家”,实现“平等就业,幸福万家”的民生愿景。中心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开展入户走访摸底3020个残疾家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1000余人次。

(三)链接资源助苗长

2024年暑假期间,中心联合山东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团队在连桥社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支教生活,这也是中心和山东大学支教团牵手共建的第8年。支教团分别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特色课程以及手工、天文、历史等兴趣课程,特色课程与课本教程进行衔接,做好了开学学习新课程的准备,兴趣课程进一步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寓教于乐。

(四)“乐箱”计划益知趣

乐高“乐乐箱”是乐高集团开发的公益工具,其中包括超过12套“六块积木”、12块底板以及可供15至20名儿童一起进行玩乐的各种乐高颗粒,同时还配有游戏指导手册、拼搭指南和绘本书籍。“六块积木”是乐高基金会在全球儿童发展项目中创造出的一套学习工具,通过简单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锻炼认知、创造、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心共开展主题活动40余次,服务儿童800余名。

(五)防患未然公益忙

全国防烧烫伤教育工程是一项旨在提高公众对烧烫伤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起,聚焦中国儿童烧烫伤高发生率的现实问题,通过对社会组织赋能支持,搭建省级预防烧烫伤社会组织支持网络,以开展预防烧烫伤科普宣教为核心内容,填补中国儿童预防烧烫伤系统化教育空白,做到预防烧烫伤科普知识人人知。中心已开展五次活动,服务100余名儿童。

(六)“公益义剪”项目

中心邀请社会爱心人士到各个社区定期开展义务理发,每月9日、19日定为站前社区“为老免费理发日”,为社区老人进行免费理发,更好的服务社区老人,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营造一个敬老、爱老、尊老、助老的和谐社会环境,让老人得到切实的关怀和帮助。现已开展6次活动,服务100余位老人。

(七)“巧妈妈”生计支持计划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宝妈群体希望在家照顾孩子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家庭收入。本项目旨在帮助宝妈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缠线圈和手工花馍的制作技能,通过社会工作组织的支持,实现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助力宝妈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增强自我价值感。现中心已开展手工活5项,吸引宁阳县域的“三留守”群体加入该项目。


宁阳县爱家社会服务中心作为县管优秀社会组织之一,主动回报社会,将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受到了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县民政局也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培育扶持力度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联系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多渠道推进县管社会组织的服务延伸。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