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MB28385362/2025-0005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组配分类 | 年度重点工作 |
2024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123456”总体工作部署,对标“保三争第一”目标要求,坚持以党建“绣花针”穿引综合执法“千条线”,持续提升规范文明执法水平,突出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砂石矿产资源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全力锻造“廉正实勤勇”新时代执法铁军。先后荣获城市建设先进单位、法治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宁阳建设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履行教育职责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一个案卷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2024年度全省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优秀案卷。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夯基垒台强根基。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工作”工作思路不动摇,顺利完成各党支部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推动党建、队建、业务融合发展。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利用理论中心组、主题党日、读书班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法规,真正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流程规范行为,对内部规章制度进行整合汇编、编印成册,使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组织开展队伍建设大调研,摸清干部队伍“家底”,下好“选管用”先手棋;出台日常考核评价方案,实行每月互评打分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不甘落后、不甘平庸”“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争先意识。坚持以纠促改、以察促建,以督察督办推动工作落实,聚焦重点工作、制度执行、队容风纪,强化即时表扬和通报批评,正风肃纪、激励担当,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狠抓市容提升,决战创城攻坚。将创城测评“高标准”作为日常管理“新常态”,把重点活动保障作为创城实战演练,全面践行“一线工作法”,扎实做好车辆乱停乱放、小广告乱贴乱画、不文明养犬等突出问题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累计规范店外经营2.2万余处次,清理小广告1.7万余处,规范乱停乱放非机动车12.2万余辆次,张贴车辆乱停乱放提示贴、警示贴1300余张,补划非机动车停车位4000余米,市容环境品质明显提升。出台《“路长、段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路长、段长、巡管员责任,实现常态化巡查、精细化管理。选取45处数字城管监控点位作为迎创点位,实行“现场专人驻守+后台专人盯守”模式,确保时时有人盯、事事有人管。建成城市管理运管服平台,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借助GPS定位、二维码扫描等技术,自主研发巡管员“电子巡更”系统,准确记录巡查位置和时间,解决巡管员巡查不到位的问题,切实提高街面“见管率”。在今年公布的2023年度全市城市管理效能评价中位列县(市、区)第一位。
三是坚持严查严打,保护国土资源。强化统筹推进,报请县委、县政府召开9次专题会议,研究全县砂石矿产资源保护工作;选取20处实地调查点,对当前全县砂石矿产资源保护形势进行分析研判,明确工作主攻方向;用好督办提醒机制,制发督办函4份、提醒函3份,督促镇街园区和部门单位完善针对性措施、加强日常管控。压紧压实三级巡防责任,督促各镇街园区开展日常巡防1004次;牵头县直部门联勤联动619次,开展“零点”清查、突击检查2481次,检查重点部位1.3万余处次、现场机械2970余台次,切实织密巡防网络,持续释放高压严打信号。坚持清单管理、分类管控,联合县直有关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摸清81处涉砂石矿产资源经营、存储场点底数,对存在问题的57处场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限时整改销号,规范砂石开发经营行为。坚持深挖细查,除恶务尽,深入推进国土资源领域扫黑除恶、打霸治痞工作,强化破案攻坚,做到有案必查、有违必究。同步加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查处力度,配合做好卫片图斑整改,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违规超建、私搭乱建等各类违法建设行为。今年共立案查处涉砂石案件9起,其中往年发生案件5起,涉砂石发案数量降至历史最低,砂石矿产资源保护形势持续向好。
四是严格规范执法,推进法治建设。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执行“三个规定”,积极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综合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深入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成文化、旅游领域执法权移交。举办4期“执法大讲堂”,开展专题述法,切实提升执法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出台《宁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办案流程具体规定》,启用行政执法专用章,进一步明确办案流程,规范执法行为。建成执法办案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办案”,摒弃了传统的“一张纸、一支笔、一张嘴”办案方式,实现案件流转“零距离”呈报和审批。坚持减存量、控新增,以不把历史问题再留给历史的责任担当,深入开展积案攻坚。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扎实做好行政处罚工作。始终把中队规范化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力打造“建设标准化、管理制度化、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装备现代化”执法中队。顺利承办了全市城市管理执法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文庙中队、八仙桥中队被命名为全市城市管理执法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一级中队”,高新区中队被命名为全市唯一一支“示范中队”。
五是强化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底线。坚持“全面系统查、聚焦关键管、闭环追踪改”,围绕户外广告、燃气安全等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持关口前移,优化户外广告线上审批系统,采取“中心线上初审+中队现场核查+分管领导审核把关”三重审批模式,切实把牢户外广告“审批关”;同步加强日常监管,全力守护群头“头顶安全”。共办理户外广告备案申请1763件,登记1163件,排查户外广告7086处次,督促整改、拆除残损破旧户外广告249处。始终将燃气安全作为重点工作,以临街燃气商户、流动摊贩为重点,组织开展瓶装液化石油气专项检查,累计检查用气单位2500余家次,严防安全事故发生。同时,深入开展住宅小区楼道杂物堆放及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专项整治,切实履行包保职责,对八仙桥街道6个社区、76个小区进行全覆盖指导,整改问题隐患216个。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针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提前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全力做好防汛救灾。
六是主动靠前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着力解决群众“鸡毛蒜皮”的大事。坚持边访边改,聚焦市对县考核“基本公共服务成效”生态环境领域考核分解指标,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以走访成效提升工作实效。累计走访2590家(人),收集问题18个,已全部解决。坚持“有诉必接、接诉即办、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处置举报投诉及12345转办和举报投诉件,累计办理各类投诉举报件1487件,化解不满意工单37件。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油烟治理,检查餐饮门店5041家次,更换清洗油烟净化设施登记卡417家,督促清洗油烟净化设备1731家,办理餐饮油烟扰民举报投诉件82件;在7家餐饮门店试点安装油烟在线检测仪,积极探索餐饮油烟“云监管”路径。发挥夜间专班作用,坚持每晚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严防噪声扰民,办理夜间施工备案登记74件,施工噪音扰民举报投诉件123件。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找准城市管理与百姓生计平衡点,开展城区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规范马路就餐行为,助力发展地摊经济,积极搭建银座“星空夜市”、新时代烧烤夜市、东关锦华园美食夜市,为商贩“筑巢安家”,进一步升腾城市“烟火气”,助推经济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