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350083H/2025-0055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财政局 | 组配分类 | 2025年 |
关于宁阳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27日在宁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宁阳县政府副县长、县财政局局长 潘洪勇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全县和县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增收节支、改善民生、风险防范、财税改革等各项工作,全年财政收支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272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3%,同比增长12.93%。其中,税收收入15457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72%,同比增长5.18%;非税收入4569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5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22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71%,同比增长8.05%。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补助32857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7000万元、调入资金36605万元和上年结余4041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624857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2203万元,加上上解支出37652万元和债务还本支出1904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569395万元,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55462万元。
2.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40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0.84%,增加5.56%。其中,税收收入997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6.65%,减少7.14%。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686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10%。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5007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32%。投入资金8932万元,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提升到每亩120元,覆盖74.4万亩耕地,惠及14万户小麦种植农民;落实补贴资金2017万元,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应补尽补;投入资金2860万元,支持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5470万元,用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资金13283万元,支持乡村建设行动项目建设。
——安排卫生健康支出2853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21%。投入资金6149万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每人每年89元提高到94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2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40元提高到670元,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投入资金1001万元,支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投入资金2904万元,为24092人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和特别扶助金。
——安排教育支出15300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31%。保障全县中小学教师工资和乡镇补贴发放,促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1383万元,按照每名幼儿710元的标准,保障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投入资金7454万元,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按照生均880元和1100元的补助标准落实到位;投入资金516万元,落实1084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保障全县近7万名学生继续享受免学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
——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31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7.41%。安排我县各类科技创新项目资金628万元,用于科研经费补助,其中安排科技创新发展资金227万元、“双十工程”重大项目补助400万元;安排人才工作经费61万元,人才公寓租金45万元,紧缺人才补助经费11万元,2024年岱宗人才工程创新创业项目80万元。
——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06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65%。投入资金596万元,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文化促进会以及宣传文化旅游发展;投入资金30万元,支持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投入资金140万元,支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美术馆免费开放;投入资金366万元,支持文物保护以及文化展览。
——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681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83%。投入资金36946万元,用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自2024年7月1日起将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168元提高至188元;投入资金9966万元,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915元、720元提高至980元、786元,保障10587户城乡低保家庭基本生活;投入资金7508万元,将农村五保供养基本生活费标准由每人每月962元提高至1022元,惠及全县5025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安排交通运输支出863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20%。保障济微高速、济枣高铁、省道104宁阳段等重点交通项目征迁及建设费用;支持济微高速宁阳北互通连接线、朝柴路、农村四好路、村道安全生命防护提升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城乡公共交通事业发展。
——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17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59%。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持勤俭奉公,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
——安排商业服务业支出189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8.69%。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我县兑付汽车、家电厨卫、餐饮、住宿、商超等重点领域消费补贴,有力支持扩内需、稳增长。
——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655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28%。支持海子河水体生态修复及雨污分流、开发区再生水综合利用、化工产业园地下水污染防控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项目,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
——安排城乡社区支出18059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18.08%。支持机场大道、花园城市、城市口袋公园、城区排水排涝、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城建工程项目建设,让城市有形象、群众得实惠。投入资金283万元,兑付购房补贴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0364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00%,同比下降40.55%。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450万元、调入资金24002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87300万元和上年结余151513万元,收入合计784930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44010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50%。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加上上解支出23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2600万元,支出合计542931万元。收支相抵后,政府性基金结转下年支出24199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84万元、上年结余670万元,减去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的105万元后,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27万元。收支相抵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结转下年支出722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21195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79%,其中财政补贴收入75138万元。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9371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08137万元。收支相抵后,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1182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09465万元。
(五)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财政核定、县人大常委会批准,2024年我县政府债务限额为125.89亿元。当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89亿元,重点用于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47亿元、城区排水防涝和城镇雨污分流改造项目2.2亿元、新能源充电桩项目0.6亿元、现代农业示范项目1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0.7亿元、学前教育项目0.32亿元、棚户区改造项目0.3亿元、高速公路项目0.3亿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项目1亿元。当年发行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10.94亿元,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截至2024年底,全县政府债务余额118.31亿元,严格控制在上级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以内。
(六)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
过去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全县各级政府及财政等部门认真执行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及县人大常委会有关会议决议,全力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123456”总体工作部署,顶压奋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增收节支、民生保障、风险防范、财政管理各项工作,全力服务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
——强化齐抓共管,提升财政保障服务能力。发挥税费共治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收入调度和分析研判;坚持“抓大不放小”,紧盯土地交易、股权转移、利润分红等环节,确保应收尽收;借助自备井专项整治契机,开展水资源税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市场主体监测分析,及时捕捉异常信息,通过税务评估等手段查补税款。加快推进非税收入缴库电子化管理改革,提升非税收入征管效率。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税收收入两项增幅在全市县市区中排名第1,获得省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围绕政府性基金收入,加大土地出让金征缴力度,制定出台新的《宁阳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管办法》,规范征收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将县乡财政结算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部乡镇街道,引导基层主动抓征管、培财源。全县13个乡镇街道税收增长26%,增收势头良好,改革效果初步显现。持续加大对接争取力度,全年争取财政性资金33.11亿元、新增政府专项债券16.89亿元,有力支持全县各项事业发展。
——加强统筹调度,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面对财政紧平衡态势,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抓好财政资金统筹调度。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对照“三保”清单按标准足额编列预算,确保从源头上不留缺口;定期测算月度底数,统筹好上级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民生政策及时兑现、工资正常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其中,筹措资金兑现2023年度公务员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人员绩效工资和2023年度考核奖,提升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腾出财力支持民生事业发展。2024年,全县教育、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支出44.69亿元,占总支出的比重达87.24%。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统筹整合各级乡村振兴专项资金5.53亿元,支持14个部门75个涉农项目。多方筹集资金支持省道S104改建、济微高速连接线、济枣高铁宁阳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及花园城市、口袋公园、城区排水排涝、老旧小区改造等城建项目,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提升人民获得感。
——突出节支增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紧密结合,有效控制预算支出。引导各部门单位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把严把紧预算关口,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完善支出审核机制,不该开支、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开支。制定《宁阳县县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完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体系,推进公务之家网上报销差旅费改革,规范公务人员出差行为和经费报销管理。严把财政支出关口,发挥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节支功能,全年节约、核减财政资金3521万元,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深化绩效管理改革,对各部门单位项目全面实施事前绩效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绩效评价压减部门项目预算3.34亿元;开展城市公交、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等项目成本效益分析,节省资金1472万元,促进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统筹发展安全,筑牢财政持续运行根基。扛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政治责任,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严格政府债务风险源头管控,规范举债融资行为,严禁新增隐性债务。抓牢抓实法定债务偿还,全年运用县级自有财力及时足额还本付息4.57亿元,坚决杜绝逾期情况;发行再融资债券10.94亿元偿还到期债券本金,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对存量隐性债务“销号制”管理,全年化解隐性债务4.52亿元。紧抓中央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契机,争取隐性债务置换债券限额8.9亿元,当年发行2.6亿元,有效缓解偿债压力。围绕防范城投风险,成立全县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专班,落实城投公司投融资提级管理要求,加强动态监测和风险处置;大力实施“三降行动”,聚焦平台公司数量压减和高息债务置换任务,年内实现华龙水业、泰阳置业2家融资平台公司退出,城投公司7%以上高息债务全部置换完成,为下步改革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统筹兼顾,规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扎实做好预算执行、国库管理、资产管理、财会监督各方面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日监控、周研判、月分析,国库库款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在0.1倍以上;扎实推进暂付款压减,定期开展存量资金清理,综合考虑转移支付下达情况、库款保障水平、预算执行进度、重要支出节点等因素,按照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支出,夯实稳健运行根基。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成118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编报工作;做好财政供养人员系统更新,确保数据真实性、时效性;开展津贴补贴问题专项检查,着力解决违规发放津贴福利、执行政策不规范等问题;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和产权登记,开展行政事业资产清查,做好全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核算工作;组织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监督检查,对3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和财经秩序稳定。
总体来看,全县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经受住了风险挑战,但财政运行和财税改革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受市场预期减弱、需求不足等制约,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骨干行业税收支撑能力减弱,财税增收压力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成交持续走低,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压力较大。基层“三保”、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债务风险防控形势复杂严峻,财政收支矛盾非常尖锐;部分单位预算编制执行不够规范,财务和资产管理还有薄弱环节。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根据中央和省市预算安排及深化财税改革总体部署,我县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123456”总体工作思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提供坚实财政保障。
(一)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代编草案。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210286万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预期目标162303万元,增长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27570万元,增长3%。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加上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收入等,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85432万元。
2.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草案。2025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152680万元,增长5%。按照上级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要求,根据现行财政体制,安排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3486万元(包括代列的应由乡镇负担的民生项目、乡镇教师工资等支出),增长3.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目标159700万元,加上年结转收入24199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000万元、上级转贷收入3230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436999万元。减债券还本支出1480万元,上解上级250万元,安排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435269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目标3000万元。加上年结转收入72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84万元,减去调入一般公共预算1050万元(按照35%的比例),本年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856万元。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目标128742万元,同口径增长6.2%,其中,财政补贴收入84474万元。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安排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20202万元,同口径增长9.9%。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11871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支结余854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18005万元。
三、确保完成202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奋力争先,狠抓五个方面工作,推动财政收入更稳健、资金管理更高效、风险防范更有力,奋力谱写财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深入挖潜增收,做大收入盘子。紧盯全年财税收入目标不动摇,加强对重点行业、税源企业的动态监控,运用税收保障、信息管税等手段强化收入征管;持续深化县乡财政结算改革,引导各镇街园区抓征管、培财源;加强对国土、住建、教育、民政、环保、人防及公安交管等系统非税收入的征缴监管力度,确保各类税费应收尽收;强化财政、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协作配合,紧盯济枣高铁、省道104、中农批、中央商务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土地挂牌出让,推进政府性基金工作有序进行。
(二)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资金效益。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和“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三保”支出的最优先顺序,确保民生政策及时兑现、工资正常发放、基层正常运转;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5%以上;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从严执行经费开支标准;扎实开展政策“废改立”,清理取消低效无效政策,加强新增支出政策评估论证,增强政策针对性和实效性;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确保财政资金用在紧要处、刀刃上。
(三)加强对接争取,提升可用财力。紧盯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税制改革等政策机遇,密切关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等政策动向,争取增量资金弥补财力缺口。紧抓我省开展专项债项目“自审自发”试点政策机遇,把专项债券作为民生项目建设主要资金来源,抓好2025年专项债项目谋划入库,做细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提高项目质量、完善项目手续、强化要素保障,全力争取更多项目入库和发行额度。
(四)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完善政府债务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杜绝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紧抓财政部较大规模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政策契机,加快置换存量债务,减轻偿债压力;抓好城投债风险防控,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分类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强化库款运行预警监测,密切关注库款余额、保障水平等关键指标,防范资金支付风险;扎实履行财会监督职责,聚焦资金分配使用关键环节,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守牢财经纪律和资金安全底线。
(五)加强资金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健全预算约束机制,压实部门预算管理主体责任,提升预算编制执行水平;高标准完成各项预算绩效工作,开展2025年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评估,组织各部门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高质量完成财政重点评价工作,加强第三方机构执业质量监督管理,真正把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扎实做好资产管理、采购评审、法治建设、会计管理等领域工作,持续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管理水平。
各位代表,2025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真抓实干、创新突破、攻坚克难,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