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在全省区划地名综合业务培训班作交流发言并展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
2025年3月25日,省民政厅在烟台市福山区举办全省区划地名综合业务培训班。宁阳县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并展出乡村著名行动成果,为泰安市唯一交流发言及展出单位。
近年来,宁阳县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大力拓展地名“价值链”,不断以地名文化提升农产品文化价值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
一是打造品牌,树立家国情怀。在宁阳民政公众号打造“宁阳地名源考”地名文化品牌,讲述地名故事、开展地名考辩、探寻宁阳史迹、宣传大美宁阳,借民语、留民言、考遗迹、辨真伪,引古谈今,以文化力量树立地名工作的家国情怀。地名专家开办“乡土大汶河、大汶河故事会、乡村行者”等专栏,受众几十万人。
二是积极探索,促进产业融合。推进乡村地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赋能地理标志产品销售,形成宁阳“地名+产业”模式,“葛石大枣”、“宁阳蟋蟀”“乡饮大粉皮”、“宁阳桥白”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值增加20-30%。大力打造蒋集大姜、葛石黄梨、鹤山龟山砚等产品创名牌,游园采摘及外地客户络绎不绝,真正实现“叫得响 卖得好”。《山东政务信息》、民政部简报在推广“乡村地名+特色产业”经验时,都援引“葛石大枣”作为案例。 三是精心培树,带动旅游发展。打造地名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形成宁阳“地名+旅游”品牌。开发凤凰山、凤仙山、彩山、月亮湾“三山一湾”美丽宁阳旅游路线,推出“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宁阳烈士陵园—高桥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东庄红革命纪念馆”红色地名旅游线路,培育“泗店蟋蟀纪念馆—乡饮四八宴席—嘉禾家风文化馆—复圣文化园”民俗地名旅游线路。东疏镇大伯集村成功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名单,凤仙山入选“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全省100个网红打卡地,文旅融合。 随着时代发展,乡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地名也呈现出新特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宁阳县借“乡村著名行动”之东风,探寻地名文化根源,赋能乡村振兴,让 “千年古县”焕发时代新活力、展现时代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