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921004312909E/2025-0974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宁阳县泗店镇人民政府 | 组配分类 | 年度计划 |
中共泗店镇委 泗店镇人民政府
二0二五年度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承前启后、锚定发展成果的关键一年,也是建设富美和谐幸福新泗店的重要一年。为确保知责明责、认真履责,全面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25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按照“123456”总体工作思路和“四个第一”“六个更加注重”要求,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建设富美和谐幸福新泗店,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贡献力量。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300万元,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3亿元,增长12%;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3个,新签约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6个;各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到40万元。经济总量和群众生活质量同步迈上新台阶,争先进位,实现跨越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固根基、抓落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争先创优
1.进一步抓实思想引领。推进理论学习走心走新,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将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深学细悟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给各级党委添麻烦。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科学引导、严格管控,妥善处理舆情,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2.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积极发挥党员在治安巡防、防汛、防火、人居环境整治、议事等工作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泗庄村、柳家楼村、罗河厂村等6个村为试点,强化党员身份意识,推动作用发挥。继续实施党员量化积分管理,通过“党员信用积分”推动量化考核、分类管理、奖优罚劣,把积分情况与乡土人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储备等相结合,引导党员比奉献、争先进、当头雁,充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各管理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动态监管职责,定期对积分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对落后党员进行教育帮扶,通过上下联动,实现积分制度的高效运转。将积分评定结果与信用超市物质激励和个人评先选优挂钩,通过亮积分、比积分、兑积分,进一步激发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
3.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聚焦2026年村“两委”换届,逐村分析研判,划分放心村、基本放心村、难点村,围绕目前存在的困难症结,研究解决的办法措施,理顺关系。对缺职村有合适人选的,2025年6月前全部调整到位。积极挖掘后备干部,在退役军人、种粮大户等人才中甄选一批“能人”入村,加强工作历练,为下一步村“两委”换届奠定坚实基础。加大村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对村班子的纪律约束,让村干部有所为有所畏,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提弱项、补短板,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1.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围绕全县“4+3+X”产业发展体系,拓宽招商引资模式,确保更多项目落地。利用现有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依托毗邻省道104和大安机场优势,引进落地新空港物流项目等现代物流项目;依托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招引储备汽车玻璃制造项目、新型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汽车弹簧板制造项目等入园落地。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多方发力促签约,发挥泗店籍在外人士作用,多交流、多对接,积极谋划探索泗店镇未来发展路径。
2.全力推动在建项目建设进程。做好要素保障,紧盯项目落地,加强督导和服务,督促施工方倒排工期,制定时间节点,协调帮助解决施工方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如期完成。推动新空港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尽快开工,加快推进年产1000万套汽车零部件项目建设进展,力争5月份完成主体建设。
3.全力培植重点企业发展。做好重点培植企业运行监测,帮助企业做好技改扩规、数字化转型等工作。推进鲁阳金属生产线改造和船舶用钢业务拓展,力争尽快实现1510培育目标;全力发展服务业,借助斗蟋文化资源,培强一批餐饮住宿零售个体,发展壮大以泗店电商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电商服务平台。
4.全力开展项目对接争取。紧盯上级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动态,全方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政府地方专项债项目和新兴领域试点政策,助推镇域经济发展。
(三)创特色、出亮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
1.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从加强本土人才培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新品种选育推广等方面入手,不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争创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2.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古城新泗”乡村振兴市级示范片区建设、纸坊村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以柳家楼村、徐大孟村为核心村建设“盛泗田园”乡村振兴镇级示范区,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柳家楼村“示范村”创建及徐大孟村、柳沟厂村、古城村三个“后进村”转化为契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1030”攻坚行动,全力绘就和美乡村多彩画卷。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抓实“跨村联建”,推进“盛泗粮田”片区产业联盟,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做活特色产业,发挥我镇蔬菜制种、“桥白”、西红柿、生姜等蔬菜种植优势,鼓励各村推进“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广设施蔬菜、“两菜一粮”种植模式,2025年以薛家村、纸坊村、古城村等乡村振兴片区村为核心,争取新建蔬菜大棚35个,新增“两菜一粮”面积2000亩。以“盛泗粮田”片区打造为目标,推广后辛庄村“小田变大田”模式和徐大孟村“村集体土地自主经营”模式。以“三资”清理为抓手,管好用好闲置资产资源,推进“三资”数字化管理,不断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拓宽强村富民路径。
4.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三化四清五提升”,守护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切实营造更加规范有序、优美整洁、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按照“见空补绿、见缝插绿”的原则,采取拆违增绿、游园添绿、庭院植绿等方式,不断拓展绿化空间,增加镇村绿量,扎实做好“增绿”文章,不断提升村庄颜值。用好公益岗人居环境划片包保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强化日常巡查、月度检查、半年评议,推动整治成果长效保持。
5.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对上争取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生产道路提升、灌溉机井建设、铺设暗管、电力设施铺设等系列工程,提升我镇农业生产能力;实施好农田内涝综合整治以工代赈项目,解决东部片区农田内涝问题,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对上争取2025年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面积6000亩,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
(四)强服务、办实事,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1.优化治理体系。建立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实施柳家楼村“信用超市”模式、纸坊村“美德信用+幸福食堂”模式,试点成熟后根据各村实际逐步推行。继续实行为民承诺践诺,各村公开2025年度为民承诺事项,紧扣群众需求期盼,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确保29个村为民承诺事项保质保量完成,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2.保障民生福祉。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实困难特殊群体提标保障和动态调整,形成低保、特困保障基本生活,临时救助救急解难的救助模式,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确保群众衣食无忧、健康不愁;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健全劳资纠纷预警及应急处置机制,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强化社保扩面征缴力度,推进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应保尽保”。
3.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争创教育强镇,实施“高效课堂”改革、校园“五化”、校园安全三大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项目;扎实推进泗店镇卫生院心理康复等“三中心”建设,做好村级卫生室改造后续管理,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做好省道104改线征地拆迁服务工作,确保工程按时推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路径,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全覆盖,“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民生服务工作,全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效。
(五)树红线、守底线,推动各项底线工作抓牢抓实
1.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以“源头治理、隐患排查、动态整改、闭环管理”为主线,完善村居安全防范一张图,编制全年安全生产重点任务表,重点抓好冬季取暖防一氧化碳中毒、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春季防火、夏季防汛防溺水、“三秋”安全生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同时开展好节假日、重点节点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压实各方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遏制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守牢社会稳定底线。聚焦全域风险排查,加强信访预警研判,紧盯民生、邻里纠纷等领域,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大走访活动,紧盯信访积案,坚持关口前移,控制新增,化解存量。强化问题排查,及时梳理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好重要时间节点的安保维稳工作。
3.守牢生态环境底线。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抓好各类环保问题动态摸排整改。做好水环境生态治理,加强对省控断面和国控断面的监测巡逻,严查严控排污口,加大河道“四乱”清理力度,全面提升河流水质。加强对黑臭水体的治理,确保黑臭水体不返臭,不出现新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抓好扬尘防治、秸秆禁烧等工作,全面提升空气质量。
4.守牢耕地保护底线。坚决扛稳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强化田长制,充分发挥巡田员公益岗作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守住守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织密全域监管网络,严厉打击各类盗采砂石资源等违法行为,保持砂石资源监管高压态势。
5.守牢廉洁从政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立足抓早抓小,聚焦惠农政策、“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健全完善制度,深化纪律教育,狠抓执纪监督,养成纪律自觉,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对顶风违纪的严肃惩治、绝不姑息。
三、保障措施
(一)推动思想更解放。持续加强新型工业化建设,完善产业链条,将创新发展放在第一位,更好更快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机关干部和支部书记要树立创新意识和有解思维,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对上争取,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
(二)推动标准更提高。敢于争先进位、走在前列。坚持“高低适度、努力可及”,有序化、组织化开展实地观摩学习,持续开展“示范村”和“强基村”结对帮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发展互促。全镇各级各部门要紧盯目标不放松,建立对标清单,制定具体方案,做到工作项目化、责任清单化。机关干部要树立大局意识,提升境界标准,加强配合协作,努力营造同心同向、同频共振的干事氛围。
(三)推动节奏更加快。领导干部要带头抓中心、抓重点,知难而上抓落实,迎难而上求突破,积极做好项目策划对接。部门负责人要立足职责定位,树标杆、争先进、创亮点。各村支部书记要主动融入镇党委政府既定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结合各自村情实际,持续打造亮点、争创精品。
(四)推动作风更务实。把握工作主线,坚决不干虚事、不搞形式,以工作实际效果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持续实行为民办实事承诺制,包村领导和干部要盯上靠上,指导各村合理谋划,督促各村按时完成,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