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 12370921683232096K/2025-1058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宁阳县第一小学 组配分类 规划统计
【规划计划】宁阳县第一小学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5-06-11 19:09 浏览次数:

宁阳县第一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23年9月-2028年9月)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宁阳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精心指导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强县进程,今年以来,共有总投资3.5亿元占地112.4亩的宁阳县第一小学建设项目竣工启用宁阳县第一小学按照省Ⅲ类标准建设,能完全满足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就读需求。学校整体布局划分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有教学楼5栋,办公楼、学术报告厅、艺术和实验综合楼、餐厅和风雨操场楼各1栋。

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学生喜欢、家长认可、群众满意的一流名校。全体教职工决心按照“抓实规范,打造特色,服务社会”工作思路,勤勉工作,锐意创新,砥砺奋进,在新校园新学期开启学校改革发展新征程!

学校先后被授予宁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泰安市课程与教学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泰安市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求真成趣、养德成志、育能成才”的办学理念,以“人人成真趣、人人成大志、人人成良才”为目标,以“规范、严谨、求实、服务”为理念,以“成趣,成志,成才”为校训,以“向善,向勤,向学,向上”为学风,以“树人为本,教人求真”为教风,以“心向太阳,多彩成长”为校风,以“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为宗旨,用心用情服务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尤其是要以质量为中心,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更加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更加注重体育、美育,更加注重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统筹推进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坚定不移走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专业化办学之路,全力打造宁阳乃至全市全省小学教育优质样板示范校!

(一)愿景发展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进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现代教育内容为主体,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现代管理为基础。通过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发掘校本资源,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特色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力争把第一小学办成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齐全,教学质量上乘,教师精业乐业,学生勤奋好学,办学特色鲜明的精致化与科学化兼顾、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优质学校。

(二)年发展目标

学校主旋律文化逐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明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良好;教育教学管理科学规范;学校教研水平稳步推进;特色教育渐成品牌;硬件设施日益健全。具体表现在:

1.学校文化建设:围绕建设“心向太阳,多彩成长”为校风为目标。加快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德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爱师爱友的热情,丰富学生美好善良的灵魂,并逐步形成硬件渐强、制度完善、科学和谐、精致典雅的学校文化。

2.教师专业发展:围绕建设“树人为本,教人求真”教风为目标。严格学术规范,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实绩优秀、具有奉献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并拥有1-2名在省级学科中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教师、3-5名在市有一定影响力、享有一定声誉的知名教师。构建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健全科学、高效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员参与”德育的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3.学生核心素养:围绕提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均衡而有特色的发展,培育出基本素质良好、自主意识较强、创新能力较高、个性特点鲜明、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学生。

4.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建设“向善,向勤,向学,向上”学风为目标。以快乐学习、多元成长为重点,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为核心,以“课例研究”和“快乐作业”为载体,构建多样化兴趣课程,关注学生学习习惯,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进以课堂为主的教育改革,学校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特色教育教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实施开展情况处于同类学校领先位置。

5.学校教研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重的优秀学生的素质教育之路。努力实现教育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6.特色教育建设:围绕精彩绘本海量阅读”、午写“书法”教育为目标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上,转变学校教育思想,做精彩绘本、海量阅读、书法等特色,夯实体艺活动,形成丰富多元、自成个性的特色教育体系。

7.后勤服务管理:围绕“服务育人,保障发展”为目标。健全和规范后勤工作制度,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提升服务水平。有计划地实施校园维修改造工程,全面美化校园,使学校在教学设施上向精致化校园迈进,既具有先进性、教育性、观赏性,又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三、工作措施

为实现20232028学校年发展目标,使学校朝着预设的愿景目标不断前进,分块制定各项工作主要任务: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1.打造优美校园、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加快学校建设,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同时,环境育人 它体现着一种和谐,孕育着一种正能量,它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常规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我校把打造优美校园环境作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发展、提升内涵建设、秉承学校传统、培育师生行规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优美精致的校园,进一步精细管理,全面打造小学优美校园的品牌形象。

2.开展校园明星评选,打造一支新时代的师生队伍。

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每一年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设立:“环保之星”、“书法之星”、“上进之星”、“美德之星”、“文明之星”、“运动之星”、“守纪之星”、“劳动之星”、“自强之星”、“智慧之星”等荣誉

(二)抓好德育工作

1.抓常规、促养成 。强化德育常规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建立班主任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检查制度、表彰制度、例会制度等,形成德育管理整体效应,保证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2.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继续开展留守儿童“集体生日”活动,创建“幸福小屋”,建设好“情亲电话”,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德育途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4.发挥校园网的教育作用,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定期对家长进行家教辅导,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三)抓好教育教学工作

大力提升学校教研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教师行为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的有力保证。师德师风建设既是一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校在接下来的年里,将通过一对一扶贫帮扶,留守儿童关爱、道德标兵评选等方式,让教师形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新型师德。

2. 提升全校教师专业水平。

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加大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全校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良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只有抓住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作用,才能赢得了教育竞争的主动权。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我校将力争培养1-2级以上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评比等),3-5名以上级名优教师,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发挥科研骨干的力量,重视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注重科研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

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科研管理制度,把教育科研工作做实、做深,引领学校纵深发展,努力每年至少有1-3项课题在级及以上立项并获奖。立项及获奖的课题个数逐年上升。

3.抓好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有效课堂”为目标。通过去课程标准的解读、集体备课等不同形式,进一步细化完善教学常规的标准和工作规范,加强过程资料的管理,并结合教研组月考核工作,努力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课例研究”的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校本研修的制度化建设,推动教研组自主、个性、团队式的发展。围绕“大视野、小角度”的专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特色优质教研组”的评选活动,重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校本培训和专业提高。

 (四)后勤工作

1.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设施,完善设备配备。重点完善校园音响系统、信息展示系统、学生饮用水改造。

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园安保系统,确保校园安全。

3.做好校舍维修,完成学生餐厅、综合楼、操场的改扩建工作。

4.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五)家校联系

1.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努力方向。

2.进一步健全家校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到家校合作工作的常态化管理,使家校合作逐渐显示出其愈来愈重要的育人功能

3.积极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将学校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并关注学校的发展,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事务。

4.积极探索具有小学特色的家校联系工作模式,计划到2025年家校合作模式在全县有一定的影响力。

(六)特色培育

1.坚持书法育人。

开展书法教育,并不是以培养书法家为目标,而是在进行书法技法学习的过程中,以书法这一载体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书法,让他们逐步学会做事有秩序、有规矩、有涵养,最终成为浸润着厚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我校将专门开设书法课,印刷专门的书法纸张,并将书法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内容之一。为了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我校将继续坚持书法育人,设置专职书法教师、开展书法节、书法之星评比等活动。“以书培德、以书促智、以书冶情、以书养性”,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精致校园,努力促进师生和谐成长。

2.营造书香氛围。

我校启动“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在低年级践行“绘本写话”和海量阅读特色课程引导全校师生“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为了进一步建设更加优美的书香校园,接下来,我校会坚持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学校将深入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建立起师生读书交流平台,引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读书节”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图书推介会、一次读书知识竞赛、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一次诗歌朗诵会、一次作文竞赛,培养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师生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开展读书节、书香家庭评选、读书之星评选等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溢满家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组建以校长为核心、各科室负责人、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同时聘请专家作为学校发展顾问,对实施规划的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推进规划的分部门、分阶段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使年发展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二)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各项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实施中层干部聘任制,完善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述职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有序、顺利高效地开展。

(三)经费保障

精心编制实施学校年发展规划的经费预算,合理安排年度预算,确保相关经费落实到位。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对基建维修、教学设备、办公及其它教学用品采购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课堂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教育始终保持强劲、有序、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队伍保障

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的干部队伍,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懈进取,共同开创和谐高效、生机蓬勃的教育新局面。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强化教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全体教职工个人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有机连成一体,同呼吸、同命运、同生存、同发展


信息来源:宁阳县第一小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