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索  引  号 12370921494321129G/2025-1094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宁阳一中 组配分类 教育教学
【教学计划】高二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6-25 16:15 浏览次数:

高二年级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高二年级组将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团结协作、齐抓共管”为管理宗旨,紧紧依靠全年级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细化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努力争创优良的教育教学质量;以积极提升德育内涵为抓手,继续狠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习惯,结合高二年级上学期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努力创建良好的年级教风和学风,提高本年级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进入高三打好思想和学习基础。 

一、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

   (一)打造文化氛围

1、 评选与表扬:每周确定固定时间进行“师生每周之星及单项榜样”评选,制定详细的评选标准,涵盖学习成绩进步、品德表现、社团活动贡献等多方面。评选后,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学校公众号等多渠道进行表扬。

    2、围题活动:在每章节教学结束前一周及期中期末考试前两周,组织师生围题活动。提前安排教师确定围题主题和范围,活动时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结束后整理讨论成果,教师据此进行针对性教学和辅导。

   (二)强化教研和管理队伍建设

    1、考核激励:学期初制定针对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的考核指标,包括教学成绩提升幅度、团队教研成果、班级管理成效等。学期末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

2、 培训与交流:每月组织一次教研和管理队伍的学习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进行讲座或经验分享。每半学期开展一次内部交流活动,让骨干教师分享工作心得和成功案例。

  (三)强化教师队伍综合管理

   1、红线管理:明确有偿家教、体罚学生、工作日饮酒、接受家长宴请为一票否决红线。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启动调查程序,依规严肃处理。

2、 制度完善与考核:修订考勤条例,明确请假、迟到、早退等的处理办法。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突出教学成绩、师德表现、教研成果等权重。每月进行一次过程评价,记录教师工作表现,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一)坚持目标引领

    1、目标分解:将期末考试目标分解到各个班级和学科教师,制定个人教学目标责任书。定期召开目标分析会,对比实际教学成果与目标的差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奖惩机制:对期末考试完成目标的教师给予奖励,如奖金、荣誉证书等;对完不成目标的教师进行约谈,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计划。对连续两个学期完不成目标的教师,按照规定进行岗位调整。

   (二)坚持分层分类

    1、教学调整:普通班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充分考虑后15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降低教学难度,采用更基础、更直观的教学方法。每节课预留一定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2、关注落实: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每周与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至少一次谈话,了解学习困难,提供针对性帮助。

    三、实施学生素养提升工程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1、思政落实:要求教师在每节课首课安排3 - 5分钟进行思政教育,结合课程内容和时事热点,确定思政主题。每月组织一次思政教学交流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

 2、量化与主题活动:根据《宁阳一中学生量化细则》,学生个人量化750分制细则,落实学生个人平时表现的量化。每月初确定教育主题,如“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自我教育等能力。

   (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1、导师制与培训:开学初完成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师生结对工作,导师每周与学生至少交流一次。本学期组织两次教师心理辅导能力专题培训,邀请心理专家进行授课和案例分析。

    2、课程与组织建设: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校本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和授课计划,安排专业心理教师授课。成立家长助教组织,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同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三)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1、课堂与社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社团活动每周至少安排一次,社团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开展如科技制作、文学创作、历史文化研究等活动。

   2、特色活动:每月举办一次校友论坛或教授讲坛,邀请校友或专家分享学习、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周和“我爱家乡”研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

   (四)提升体育锻炼素养

    1、阳光体育:每天安排固定的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广播体操、跑步、跳绳等集体活动。制定活动考核标准,对学生参与度和活动效果进行评价。

    2、项目指导:体育教师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运动项目兴趣调查,根据学生兴趣和身体素质,指导每位学生选择至少一项运动健身项目。定期组织运动项目比赛,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

    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一)师德建设

    1、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两次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师德规范、观看教育影片、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2、激励机制:定期评选师德标兵,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将其事迹在学校宣传平台进行推广,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二)制度完善

   1、考勤与岗位优化: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每天进行考勤记录,定期公布考勤结果。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需求,优化岗位设置,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要求,确保教师人尽其才。

   2、考核评价:完善教职工考核评价制度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明确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和工作实绩的具体考核指标和权重。

    五、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

   (一)强化示范引领

1、 干部责任落实:党支部成员明确承包的年级、学科和班级,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每周至少参与一次承包年级的教学活动,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汇报。

    2、目标与奖惩:根据高考目标制定本学期教学质量目标,明确奖惩标准。加大对高三教学的支持力度,在教学资源分配、教师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定期对教师教学成绩进行排名和公示,激励教师积极工作。

 3、教研引领:加强学科教研室建设,制定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确定专题、主持人和地点,活动后形成详细的活动报告。定期组织学科论坛、专题讲座、赛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强化推边

    1、边缘生帮扶:开学初完成边缘生的划分和承包工作,教师为每位边缘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每周进行一次自习面辅、作业面批,每节课至少提问一次边缘生。

    2、分类推进与激励:根据边缘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训练题目,定期进行分类测试。每月与边缘生进行一次深入谈话,分析学习情况,激励学生树立信心。

 3、效果调研:每月对边缘生辅导效果进行一次调研,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意见,及时调整辅导方式。

    (三)抓实抓细教学常规

 1、规范月活动:开学第一月开展教与学规范月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学各环节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规范测试。

    2、检查与督导:坚持“日查周评”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每天安排专人检查教学情况,每周进行总结评价。每月召开教学例会,总结教学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定期检查“备课、上课、听课、辅导、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教学流程,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3、作业管理:加强对日常作业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实行作业量跟踪调查和反馈制度。每周对各学科作业量进行统计和分析,根据学生反馈调整作业量。倡导布置分层作业、实践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定期组织优秀作业评选和展示活动。

本学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关键时期,本学期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对升入高三以后的教育教学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各项工作都要抓紧、抓严、抓细、抓实。相信在学校领导的精心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的各项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附件1:高二下学期学生德育教育系列

教育主题与
黑板报主题

周次

时间

具体内容

行为规范养成月

第一周

2.13-2.16

学习《入校教育读本》中日常行为规范,
校园“十不准”,校纪“五严格”。

第二周

2.17-2.23

学习《入校教育读本》中对违纪学生的处罚规定及校内禁止使用手机等规定。

第三周

2.24-3.2

学习《入校教育读本》中宿舍管理相关规定。

弘扬雷锋精神
做好志愿服务

第四周

3.3-3.9

宣传雷锋精神,引领青年学生通过志愿服务
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举办主题班会等)

第五周

3.10-3.16

以雷锋精神为镜,坚定信仰、诚实守信
艰苦朴素、助人为乐。(进行黑板报比赛等)

第六周

3.17-3.23

将雷锋“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忘我精神
内化为自觉行动,积极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弘扬传统文化
常怀感恩之心

第七周

3.24-3.30

组织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第八周

3.31-4.6

慎终怀远,缅怀先辈
表达对英烈和先人的怀念之情。

第九周

4.7-4.13

感恩生者,从行开始,倡议学生做一些
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

劳动精神薪火传砥砺奋斗绘青春

第十周

4.14-4.20

礼赞劳动者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致敬身边最美劳动者”主题班会。

第十一周

4.21-4.27

以“劳”为美  “动”见成长,
组织“最美书桌”评选等活动。

第十二周

4.28-5.4

弘扬劳动精神  评选身边榜样,
校园“劳动标兵”评选表彰。

心理健康与压力调适教育

第十三周

5.5-5.11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讲解如何
应对学业压力、情绪管理等。

第十四周

5.12-5.18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
学会应对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第十五周

5.19-5.25

鼓励学生记录情绪变化,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弘扬传统文化
明确目标奋前行

第十六周

5.26-6.1

举行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第十七周

6.2-6.8

期末考试动员

第十八周

6.9-6.15

高考结束,作为高二学生要进一步
明确目标并朝着目标奋力前行。

高三冲刺动员与心态调整

第十九周

6.16-6.22

通过励志演讲、宣誓仪式等激励学生迎接挑战。

第二十周

6.23-6.29

邀请高三优秀学生分享备考经验。

第二十一周

6.30-7.6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学会应对高三的压力与焦虑。

 

 


信息来源:宁阳一中
友情链接